□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3月1日下午3点多,刚从市传染病医院隔离病区下班回到驻地的护士马倩玉,和未婚夫江亚杰开始微信视频聊天。一对恋人,每天只能在这个时间通过微信说上几句甜言蜜语。
江亚杰是一名公交司机,他和马倩玉春节前订了婚,原本计划2月2日领证结婚,然而,疫情来袭,让他俩的婚礼计划推迟了。
“大年初二是我的生日,倩倩却接到医院紧急通知,进驻隔离病区。”江亚杰说,当时他既焦虑又担心,每次视频聊天都叮嘱她要注意安全。
马倩玉今年24岁,她每天都要在隔离病区工作七八个小时,给病人扎针、做治疗、送三餐、倒茶水、收垃圾……一名危重症病人用上了氧疗机,一桶氧气只能用40分钟,她就一直守在病人身旁,及时为病人更换氧气,对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工作了15天,马倩玉圆满完成第一轮的护理任务,和第二梯队交接后,开始了14天的隔离观察。隔离观察解除日期渐近,江亚杰开心地给她打电话:“隔离期就要结束了,我去接你回家吧。”她却说:“对不起,疫情还没有结束,等到病人全部出院我再回家。”于是,马倩玉又出现在第三梯队。
“未婚妻在前线战‘疫’,我要在后方筹备好婚礼。”江亚杰说,“结了婚,我先包半年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