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科技大观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3月3日 星期

常用的疫苗有哪些类型


疫苗是防控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多个国家已成功分离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并开始疫苗研发。疫苗的种类有很多,它们分别是怎么起作用的?又有哪些局限性?下面说说几种常用的疫苗类型。

最经典:减毒活疫苗

目前,科学家们已成功抓获了名为新冠病毒的“不法分子”(种子毒株的分离),并将它们圈养在实验室营造的适宜环境中,让它们不停地繁衍子孙代(病毒在体外连续传代)。

然后,科学家们从这些病毒的后代中精心挑选出那些老弱病残、缺胳膊少腿的,他们和最初的病毒长相基本相同,但是毒力下降,这些老弱病残的病毒就可作为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最经典的疫苗制备方法,最早的减毒活疫苗是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明的狂犬疫苗,其制备方法沿用至今。减毒活疫苗使用毒力降低的毒株制备,抗原性高。其优势是在体内能够增殖,长时间和机体细胞发生作用,能诱导较强的免疫力,激发起机体良好的免疫反应,保护效果好。但这种疫苗制备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减毒毒株的筛选比较困难、耗时较长,并且减毒毒株在体内有回复毒力的风险。

最直接:灭活疫苗

觉得在病毒的后代中挑选老弱病残太慢、太麻烦?科学家们用甲醛处理等合适的手段对病毒进行灭活,就能得到灭活疫苗,又称为死疫苗。这种制备方法简单、快速,且因病毒毒力的丧失,所以安全性很高。但死疫苗失去了致病、扩增的能力,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人体刺激时间短,产生的免疫力不高,想要得到高而持久的免疫力,必须多次重复接种。

别出心裁:mRNA疫苗

科学家通过全基因测序技术,得到病毒的全长基因序列。这相当于详细记录了病毒成员的穿着打扮、行为方式等诸多事宜(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决定了氨基酸的序列,进而决定了病毒形态与功能),病毒进入细胞后,利用细胞内的酶、原料等进行自我复制,产生更多病毒。病毒的mRNA进入宿主细胞后表达出特定的病毒蛋白,作为免疫细胞识别的关键,就可作为mRNA疫苗。

因为不含有病毒的任何蛋白成分,所以此种疫苗安全性很高。但是,为什么又很少听说有mRNA疫苗问世呢?因为mRNA并不稳定,在递送至细胞的过程中很容易降解,递送方法有待优化;而且mRNA本身也具有免疫原性,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而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机体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

总之,不同种类的疫苗也因其原理、效果、安全性、制备工艺等方面的不同而各有利弊。在疫苗未面世前,大家能做的是一方面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方面降低传染风险,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据《光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