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副刊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3月3日 星期

我教妻子背古诗


□郑曾洋

这个寒假因为疫情显得格外漫长,身为一名普通教师,既不能在三尺讲台教育学生,又无法像白衣天使那样亲临战“疫”最前线,那就响应国家号召,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做贡献吧!

每天从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打扫卫生、适当锻炼,就是侍弄花草或者看书,时间实在太充裕,这样的日子在以前简直不可想象。

妻子是英语教师,每天除了在线上给学生讲题批改作业,也就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她看我整天抱着书卷自得其乐,很是羡慕,让我给她推荐几本书读。我随手拿了几本让她自己挑选,她相中了《唐诗三百首》,想先从唐诗学起。我暗想:年龄那么大了,记性又不好,我看你怎么学?

没想到妻子一学起来竟然上了瘾。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读唐诗,还不让我睡懒觉,美其名曰“一日之计在于晨”。实际上我知道,她是为了方便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向我请教。没办法,我也只得早早起床当“伴读”。

饭后收拾停当,妻子又开始了她的学习,读一阵子,抄写一遍,然后就是试着背诵,往往是背几句就忘了下面的内容,就停下来拿出书本看几遍。自己感觉差不多了,就让我给她提问,检测读背效果。但她毕竟记忆力衰退,绝句还好,读上几遍基本上能记个大概,律诗就需要读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为了让她学得快一些,我教她用普通话朗读,这样更有利于把握诗句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还别说,妻子学得很投入,朗读诗句时,声音抑扬顿挫,表情声调都把握得很到位。看到妻子学得非常认真,我也特别有耐心。

但妻子毕竟年过五旬,记忆力明显不行,有时上午背得滚瓜烂熟,晚上再给她提的时候就想不起来了。于是,我就用诗句接龙的方式来帮助她,我起上句,她接下句。我接下去,她再接。遇到她接不上来的时候,我就提醒她、鼓励她。这样反复强化记忆,第二天再背,再检测。再过上几天,妻子仍能把学过的古诗背诵下来。就这样,从李白的《静夜思》到《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样的绝句,再到杜甫的《登高》《登楼》《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样的律诗,然后再是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派诗,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等。甚至妻子最喜欢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样的长诗,竟然经过几天的努力,也能熟练背下来了。

就这样,一个加长版寒假还没结束,妻子已经把《唐诗三百首》都看完了,其中很多诗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哪首诗的作者是谁,她都能记得准确无误。妻子说,她有个目标,不仅会背唐诗,以后还要学习背诵其他诗词,比如苏轼的诗词。还说以后每天闲暇之余都会背诗,争取到暑假把《宋词三百首》看完。

我问妻子:“你一个英语老师,学这古典诗词干啥用?”她回答说:“我就是为了让自己感觉生活充实,心里踏实。”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