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真能磨成针吗
在古代,金属类的东西都算贵重物品,如果典故属实,那位磨铁杵的阿婆算得上有钱有闲的人了。不过,古代制作铁针的确需要恒心和耐心。先要将烧红的铁抽成铁丝,再剪成一段段,将一头磨尖,另一头钻洞。制作用于针灸的针就更烦琐了,要先插入腊肉中用油脂来填补坑洞,尖端还要磨得又尖又圆,才能避免戳断血管。
古人写错字如何修改
古人写错字直接用毛笔涂掉,王羲之和颜真卿两位大书法家就是这样应付错别字的。而最普遍的方法是:在错别字旁边(通常是右上方)用毛笔加点,保留原字继续写下去。还有一种方法是,把名为“雌黄”的矿物涂在错别字上,有点类似现在的“涂改液”,“信口雌黄”就是这么来的。
古代如何刹车
宋朝人坐太平车,车前有六七头驴、骡或马牵引。没有刹车装置,下坡怎么办呢?宋朝人想了个笨法子:在车后再拴两头骡马,每逢下坡,就在车屁股那里扬鞭吓唬,逼那两头骡马狠命往坡上蹿,和前面六七头下坡骡马抗衡,以此来完成下坡减速工作。
古人如何航海
世上还没有全球航海图时,航海家们每次出行都是一次冒险,因为不知道是航行在一条海峡、一片海还是一条河流上。最笨的法子就是:船长指派一个水手,隔一段就捞点水起来喝一口,是淡水,就证明航行到了一条河上;是咸水,就证明航行到了海峡上。据《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