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3月21日 星期

小小微信群 便民作用大

便民微信群。手机截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群里的亲们,上外地打工去哪里开证明?”“谁的钱包丢了?里面有身份证,我已经交到小区物业办公室了,看到信息赶紧去领取。”

对于郾城区龙塔街道和平路社区的居民来说,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动动手指发一条微信就能解决:他们有5个便民服务微信群。

这些小小的微信群,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3月19日上午,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和平路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立这些便民服务微信群也是受疫情的影响。

“春节前,为了了解社区返乡居民的健康情况,我们建立了一个和外出返乡人员有关的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发布和疫情有关的信息。后来,发现有了这个群之后很方便,很多问题在群里直接可以解决。”社区工作人员段素平告诉记者,发现微信群的便利后,他们就开始组织并利用网格员多建了几个微信群,专门为居民提供便民信息。

1月28日,和平路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建了5个便民微信群。每个微信群里,有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6人左右,随时发布社区的各类通知并回答社区居民提出的问题。每次社区工作人员排查、搜集信息的时候,就让居民扫码加入这些微信群。短短几天时间,5个微信群里有了1000多位社区居民。迁户口、办医保、开证明……只要是居民提出的问题,群内的工作人员都会立即解答。

社区建的这些便民服务微信群好用吗?家住市区沙田艺林苑小区的曹先生深有体会。

“这些便民服务群可发挥大作用了!就是因为这些便民服务群,我母亲走失后才能很快找回来。”曹先生告诉记者,3月18日,他年近80岁的老母亲走失。这可把他们一家人急坏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把母亲的照片发到了他所属的便民服务群。社区工作人员看到后,立即转发到社区的其他4个便民服务微信群。没想到,仅过了半天的时间,群内就有人说在郾城区桐刘村附近发现了老人,并帮老人联系了曹先生。

“我们社区有10个小区和3个自然村,现在已经有一半的居民加入了这些微信群。有的居民有智能手机但不会用,下一步我们会加强宣传,争取把社区的所有居民都加进来。”段素平说,这些天,加居民进群已经成为他们社区工作人员工作的一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