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3月30日表示,会有更多刺激汽车消费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政策近期也会协调相关部门做出调整,以支持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在当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辛国斌介绍,自2月19日到现在,汽车行业企业整体开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员工复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总体达产率已经与去年同期水平相当。
工信部重点联系的15家汽车企业的供应商涉及26个省市1300多家企业。经过工信系统协调,截至目前,上述所有供应链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15家企业当中,10家是内资企业,5家是跨国公司企业。
湖北省是中国重要汽车制造业基地。针对大众、宝马以及广汽、重汽等国内外整车企业提出将湖北省供应商的库存零部件尽快运出保障生产供应问题,工信系统帮助企业办理了运输通行证,救了整车企业的燃眉之急。
“汽车行业目前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振问题,即使目前企业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库存增加,一些企业的达产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辛国斌说。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区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海南和深圳、宁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具体政策,相信后续会有更多刺激消费政策出台。此外,工信部近期会协调相关部门对新能源汽车政策做出调整。
记者近日还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拟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力量开展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电动化水平提高。
公共领域用车使用频率高,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在全部机动车中占比较大,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率先实现电动化不仅是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可以促进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推广应用模式创新,对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起到较强的带动作用。
工信部听取行业机构、企业代表对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的意见建议,正研究分领域、分区域、分车型电动化的目标、方式及政策措施,将积极推动提高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水平。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