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也是我市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三年行动巩固提升的关键时期。为持续传导压力,深入查纠群众身边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作风纪律保障,市纪委监委继续联合新闻媒体推出“铁面问责 直面整改”活动,突出问题导向,力破懒政怠政痼疾,促进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担当尽责、奋勇争先。
□见习记者 党梦琦
▲▲
“沉睡”机井何时“醒”
2019年“百姓问政直通车”电视问政栏目曾曝光我市部分农田机井成摆设,“沉睡”多年不发挥作用,市农业农村局承诺新官要理旧事,摸清底子一并解决。时过一年,问题解决了多少?对于建成的农田机井,是否完善了后期移交管护机制,以防发生天旱浇不了地,或者边建边毁等让农民再揪心的事儿?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陈庆来说,经过排查,我市农业灌溉机井主要存在井不通电、淤积、堵塞、水泵缺失、井盖缺失等问题。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农用机井51951眼,其中能正常使用的34949眼,不能正常使用的17002眼,其中需要维修的有12126眼,纳入今年维修计划的有2193眼。
主持人追问:“纳入今年维修计划有2193眼,其他的1万多眼不能正常使用的机井怎么办呢?”
陈庆来说,已经争取财政资金460万元,主要用于今年2193眼机井的维修。目前全市已经维修了1722眼,新打机井24眼。下一步,他们通过争取资金,或者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覆盖,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维修计划,力争三年时间完成全市问题机井的维修工作。
另外,他们已经与水利、电力等部门进行沟通,就理顺农业灌溉用电设施监管体制、高压和低压设施产权和后期管护等方面进行探讨,探索建立一套建设与管护的长效机制,对农田设施齐抓共管,为确保粮食安全打好基础。
我市一爱心超市杂乱无章,管理不到位。张杰 摄
▲▲贫困户就业培训不精准
“雨露计划”是由扶贫部门主导、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的一项工程,目的是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和创业就业能力,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市纪检监察部门在监督中发现,“雨露计划”在培训前未做好贫困户培训需求摸排工作,培训质量也不高,一些贫困户培训后,找不到对口的就业岗位,请问下一步怎样堵塞漏洞,更精准地开展培训?
市扶贫办社会扶贫科科长王仲芳说,“雨露计划”项目由县区负责实施,乡镇负责统计培训人员、培训意愿,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培训。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部分贫困户对从事的职业选择不够精准,导致部分贫困户培训后没有从事与培训相关的工作。
今后,他们将指导县区在培训中结合脱贫规划和产业扶贫项目开展培训,合理确定培训的时间和内容,确保培训效果,力争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农村厕改岂能“一改了之”
日前,记者就我市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一事进行了暗访,发现在一些地方,改造后的旱厕存在洁具技术和质量方面问题。厕所水箱一次出水量较少,厕污一次冲刷不净,需要多次冲刷,增加了用水量;有村民家的水箱安好没几天就坏了;有的村里没有统一安排清理化粪池粪污,需各家各户人工抽运,没有劳力抽运粪污的家庭,干脆到地里随地方便。农村厕改本是惠民的好事,如今好事变成农民的“烦恼”,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连合说,记者暗访反馈的问题确实存在,他们在日常的督导检查中也发现有这种情况。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群众操作不当引起的,他们及时督促县区进行了整改,指导乡镇及时给群众讲解操作使用方法。
同时,他们督促县区严把厕所洁具采购质量关,对群众在使用中经常容易损坏的品牌一律不纳入采购范围,对已经采购的厕所洁具要与卖家签订三包合同,确保农户厕所洁具正常使用。
农村厕所革命,改厕是基础,维护运行是关键。去年11月份,户厕奖补资金下拨之后,该局对整村推进户厕改造的村庄,每个村列支2万元的后期管护服务费,并且财政也专门列支经费购置抽粪运输车,临颍县、舞阳县、召陵区已经配发到位。
“抽粪车已经到位,抽运污粪时向老百姓收费吗?”主持人问。
“清运人员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抽运一次不能超过20元,太贵会增加老百姓的负担。”李连合说。
▲▲农村土地确权纠错进展如何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中,存在凭经验登记现象,工作不负责,造成部分农村土地面积、属性、权属信息等登记错误。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中有多少错误?出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现在整改了多少户?下一步怎样预防因信息不对称、部门不沟通、作风不严谨造成发证错误,引发社会矛盾?
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经济指导科科长周志立说,2019年,全市共排查出25个乡镇、1935个村民组、52567户基本农田信息存在错误,现已全部整改。
下一步,他们将把确权纠错问题进入常态化管理,规范纠错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问题。
▲▲爱心超市成摆设
“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什么时间解决到位?”……4月17日早上,2020年 “铁面问责 直面整改”首期节目开场就“辣味十足”。40分钟时间里,主持人就农村旱厕改造、“雨露计划”培训、农村土地确权、爱心超市管理等脱贫攻坚领域问题,连续提问、追问,让“应考”的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嘉宾有点坐不住。
为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全市探索建设了一批爱心超市。有的爱心超市发挥作用较好,受到群众欢迎,但也有一些爱心超市管理不到位,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应有作用。
4月15日,记者在临颍县一爱心超市发现,超市内杂乱无章,积分兑换名单记录不规范,《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细则》被遮挡,群众无法阅览,部分生活用品已过期却仍在货架上摆放。这项工作由扶贫部门牵头组织实施,下一步将怎样下大力气整改,彻底解决爱心超市管理较乱的问题,真正让好事办好,群众受益?
王仲芳说,截至目前,全市共建设爱心超市501个。自爱心超市成立以来,累计收到各类爱心捐助,折合资金982.9万元,受益贫困人口11394人。
记者发现的问题,虽然是个性问题,但要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在完善超市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他们将创新运营模式,改变把超市设立在村室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与社会超市合办、联村共建等模式,营造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