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4月21日 星期

初三开学复课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20日,我市初三学生结束“超长”假期,返校复课,安静的校园重新热闹起来。当天,本报多路记者走进市区各中学,探访开学第一天的情况。

多方护航复学

□本报记者 杨 光

实 习 生 潘潇添

4月20日,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学生迈着轻快的步伐,踏入了久违的校园。老师、交警、环卫工人、志愿者互相配合,为学生入校保驾护航。

上午7点左右,学生还未到校,校门口便有身影忙碌起来。交警开始治理校门口附近的乱停车辆,疏导交通。环卫工人开始清扫飞絮、落叶,校门口变得更加整洁。老师们更是奔波不停——规划间隔标识,拉警戒线,设立体温检测通道,为确保学生安全入学做好充足准备。

8点半,陆续到达的学生在老师、交警护送下,通过测温通道有序进校。有的同学东西较多,老师及志愿者便立即上前帮忙搬书拿东西。一些提前到校的学生也纷纷加入志愿者行列。很快,学生们完成了入校,教室里响起了读书声。

4月20日上午,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初三学生走进校园。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学习防疫知识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实 习 生 朱培炎

“什么是冠状病毒?”“每天上学前、入校时,我们应该做哪些检测和预防工作?”4月20日上午10点,市外语中学九(7)班开学第一课上,班主任黄晓婷提出一系列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介绍完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知识后,黄晓婷又为同学们介绍了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的区别,讲解和示范了正确戴口罩、摘口罩的方法,并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之后,黄晓婷又详细介绍了洗手的正确步骤,并带领同学们练习。

“疫情期间,虽然停课不停学,但在家上网课的效果比不上学校的课堂。学习了这些防护知识,我们可以更加安心地投入备考之中。”学生张闫说。

除了实操演练,该校还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开学第一课》和《历史上的瘟疫》,增加学生对疫情的了解与认识,提高防控意识。

升国旗唱国歌

□本报记者 姚晓晓

“今天,我们初三全体师生重返校园,同升国旗,向鲜艳的五星红旗致敬,向伟大的祖国致敬!”4月20日早上,漯河二中的初三学生迎来新学期第一场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在操场与教室同步进行,70名学生进入操场,并保持1.5米的间距;其他同学留在教室,同样保持一定间距,面向国旗方向有序站立。

7点40分,升旗仪式正式开始,校园里响起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面向国旗立正肃立。“这是我参加的最特殊的一场升旗仪式,看着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自豪感油然而生,非常激动。”初三学生杨蕊如告诉记者。

午餐送到教室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为避免学生与外界接触,产生安全隐患,市实验中学开学后实行全天封闭式管理,开启午餐配送进教室模式。

4月20日上午11点多,记者走进市实验中学,看到同学们洗手后有序走进指定的用餐教室,单人单桌,左右隔桌就座。

午餐是米饭配西红柿鸡蛋、土豆鸡块、青菜炖豆腐等,每人一个水果和一盒牛奶。全程有老师陪同,学生间几乎没有交流,都在安静地吃饭。约20分钟后,学生们用完餐后陆续回到教室开始学习。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