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14日 星期
用电、垃圾分类、物业管理……
小区“家务事”受关注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在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不但关注政治生活大事,还对居民小区的“家务事”很上心。

小区电力资产

应移交给电力公司

“平时我们把电费都交给了物业。现在用电设备坏了,小区都停电一天一夜了,物业却说设备不归他们修,让我们业主凑钱买设备找人修理,我们去哪儿说理去?”5月12日上午,家住市区福瑞家园小区的业主这样向记者倾诉。

近两年,每到用电高峰时段,我市经常出现一些小区停电后不能及时送电的情况。记者调查走访发现,长期以来,市区的一些小区居民往往认为只有表计后端才属于自有资产,从而忽略了对小区配电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而这些资产有些是小区建设时建设方或者单位投资的,后续没有移交给电力公司管理。随着时间推移,小区配电设备日趋老化,当发生电力故障时,往往会因为维修经费无法及时筹集而得不到及时修复,导致送电时间一拖再拖,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我市因为小区电力资产没有及时移交电力公司管理,导致停电时无法及时修复,造成一些市民夏天受热或者冬天受冻。”对此,市人大代表王卫峰建议,我市应该着手研究出台相关政策,解决这一事关民生的问题,把我市一些无人管理、没有移交的电力资产,尽快移交给电力公司来管理,让居民放心用电、安居乐业。

生活垃圾分类

管理要跟上

目前,在一些小区内,垃圾桶上虽然有宣传垃圾分类的字样或标识,可实际情况是各类生活垃圾最终并没有进行分类,而是一股脑由环卫车拉走了。

从去年开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可以说,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资源的节约利用,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市的垃圾分类工作目前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到位、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和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影响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市人大代表贾长缨认为,我市应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尽快出台细致、科学、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法规及配套文件。完善市、区、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自职责,让垃圾分类真正成为新时尚。

贾长缨建议,我市应该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促进一代人养成良好文明习惯,增强公共意识、提升文明素质;加快完善垃圾分类存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配套设施,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职能部门重点做好引导和调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治理,通过与社会资本深度合作,将生活垃圾环卫清运体系、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相衔接,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效能。

成立业主委员会

发挥自治功能

小区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居民圈占公共空间……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和老旧小区整治的稳步实施,这些不文明行为虽然明显减少,但在一些居民小区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影响小区人居环境和居住舒适度。

在“创文”中,有关部门对存在诸如上述问题的小区进行突击治理,一些本应由物业管理公司在日常管理中负担的保洁、清运工作,有关部门却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治理。而治理过后,因缺少有效监管慢慢又回归原态,群众对此多有反映。

市人大代表翟战福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区缺少业主委员会对物业的监管,而这些问题小区恰恰没有业主委员会。

“一个居民小区少则上百户,多则近千户,业主之间存在等靠意识,造成已经达到了法定成立业主委员会条件的小区,没有人组织成立业主委员会,导致小区的自治功能没有有效发挥。”对此,翟战福认为,有关法规明确了具有法定职责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是建立业主委员会的组织者,我市应该强化职能部门在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方面的考核机制,落实对物业管理相关法规执行情况的督导。其次,还要探索建立我市公开统一的“物业公司管理服务超市”电子平台,制定物业服务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标准,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小区业主在电子平台公开评议物业公司的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更好地促进我市物业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海河小区部分居民私搭乱建。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