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位于恶性妇科肿瘤第三位,在发展中国家则位于第二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患者的年龄分布呈双峰趋势,约在35~39岁和60~64岁各有一个发病高峰。因此早期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环节。
市六院妇产科主任陈楠介绍,根据《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的建议,筛查的对象包括任何有3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而性生活过早、免疫功能低下、吸烟、卫生条件差和性保健知识缺乏的高危妇女人群则是筛查的重点。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技术有巴氏涂片法、液基细胞学技术、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肉眼醋酸/碘实验(VIAVILI)筛查技术、阴道镜检查、宫颈癌筛查系统、细胞DNA定量分析技术等。
其中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发现99.7%的宫颈癌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证实了宫颈癌与HPV感染有直接关系。WHO于1995年将13种HPV亚型确定为高危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IARC(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09年将HPV66型确定为高危亚型,共有14种HPV高危亚型。HPV检测在宫颈癌高危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初筛更具价值,开辟了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新领域。而阴道镜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宫颈细胞学检查或细胞学结合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发现可疑或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进行活体组织病理诊断。电子阴道镜应用放大技术提高分辨率,在高倍放大下可看到宫颈表层的微细变化,在发现异常图像显示部位活检,结合肉眼醋酸/碘实验,可增加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
目前,宫颈癌常规筛查诊断程序是以宫颈细胞学检查或细胞学结合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作为初筛,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进行活体组织病理诊断。随着筛查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宫颈癌是可以防治的。适龄女性每年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本期解答专家
陈楠,市六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我市妇产科和腹腔镜微创妇科学科带头人之一,河南省生育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省妇科肿瘤专业、妇科内镜专业以及盆底专业委员会委员,市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荣获河南省健康中原好卫士、河南省十大科技医疗学科带头人、市十佳健康卫士等称号,擅长妇科肿瘤、宫外孕、不孕不育、女性内分泌疾病、妇产科急危重症及疑难病症的治疗及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微创手术、阴式手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