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5月21日 星期

如何说再见
——读《最好的告别》

□王晓景

衰老与死亡,一直是敏感的话题,提起它们,就好像会把黑暗和压抑拽到我们面前这个阳光明媚、生机勃发的日子。恋生恶死,人之常态,无论医疗与公共卫生怎么发展,我们终究还是要一步一步走向它。

《最好的告别》一书的作者阿图·葛文德,同时也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外科教授、世卫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用平实的文字讲述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真实案例,讨论了临终医疗、养老与护理的话题。读完此书,犹如让人经历了一次学习死亡预演的现代经验之旅。

“自矜美少年,不信有衰老。”孩提时不会想到老,新鲜的生命连死亡也不相信;青春时没有工夫想老,一颗向外、向远方的心,只信来日方长,未来可期;暮年时才惊觉时光里曾经那个小露西,竟然变成了老妇人。

身体机能的衰退,如藤蔓一般无声攀爬,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直到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终于明白情况已经不同了。

三十岁开始,我们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跑步的长度和速度赶不上过去;到六十岁时,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三分之一的牙齿,多半的人会因血管狭窄患上高血压;再到八十岁,我们会丢失25%至50%肌肉;40%的人都患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痴呆……

“人生最苦是衰老,白首无归向谁道”。老年是一系列丧失的过程,失去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失去亲密的家人,失去身体的独立,失去所有的隐私和控制力,甚至失去自由。

记得《霍乱时期爱情》里,残疾的流亡摄影师赫雷米亚,选择在60岁时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看来,老是一种不体面的状态,应当及时制止。乌尔比诺医生控制不住衰退的身体机能,使用马桶时总把池子边缘弄湿,为避免与妻子争吵,每次小便后,他都会出于屈辱而拿卫生纸去擦干桶池的边缘,到最后选择像女人一样坐在马桶上。

这是文学作品的描述,现实中我们看待生命的下行阶段时,也是心怀忐忑。老年需要帮助的阶段往往很长,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缺陷,而不是新出现的、预料之中的事态。葛文德妻子的外婆爱丽丝,因髂骨骨折而搬到了疗养院,这个地方让她失去了归属感。大多数时候她穿着病号服,护理人员叫醒她她就起床,安排她洗澡她就洗澡。她和院方安排的人住在一起,这些人都有认知障碍,有的很安静,有的很闹腾,有一个甚至吵得她整晚睡不着觉。她觉得像个犯人,仅仅因为老了就被投进监狱。

“天与聪明减痴福,年侵衰老惜友朋”。我们从心底抗拒衰老,然后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坦然,老年并非一无是处。葛文德就是在50岁知天命的年纪写了这本折射他生命之思与医学之悟的书籍。年纪的增长会让我们从在意实现、拥有和得到转而懂得欣赏生活的愉悦和亲密关系,日常的例行公事,好食物的味道,爱人的拥抱,以及阳光照在脸上的那种温暖,都令人心醉。

没有人能够真的控制自己的结局,说到底,物理学、生物学和意外事故对我们的生活为所欲为。衰老与死亡,必定是我们生命的最后一课,

记得去年秋天,父亲因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而入院,我在ICU外拿着签字笔微微颤抖,仿佛拿着一根火红的铁杵,那灼人的痛从手指蔓延到心底。我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生死攸关的世界,有关父亲的生活及一切期待瞬间变得面目全非。在此之前,在我眼中父母的生命节奏都很缓慢,在他们身上看不出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迹象,他们只会在自己的时间里慢慢消失……尽管父亲最后康复出院,但这仍是我最痛苦的人生阅历。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让我们从找到自我价值,赋予生命意义,增加社会、心理和文化方面的修养开始,让我们从关爱身边老年人,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和温情做起吧!

《最好的告别》

阿图·葛文德 著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