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第一部儿童电影《顽童》诞生。《顽童》被认为是中国儿童故事片的萌芽,虽然情节很简单,构思甚至有点幼稚,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经典儿歌《让我们荡起双桨》滋润着几代中国人的心田。这首歌,是拍摄于1955年的新中国第一部校园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大银幕上那些优秀的儿童影片。
从《三毛流浪记》到《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导演严恭执导了两部儿童电影:1949年的《三毛流浪记》和1955年的《祖国的花朵》。这两部电影,恰好折射出新旧中国儿童处境的巨大变化。
“三毛”赤足、瘦弱、衣不蔽体,大大的脑袋上顶着可怜的三撮毛。他虽是虚构人物,却也是旧社会千万流浪儿的缩影:本该读书上学的年纪,却流落街头、三餐不继,还有可能丢了性命。严恭在自传里回忆,他与编剧阳翰笙乔装打扮去搜集资料,亲眼看见冻死的儿童被“收尸队”扔上车收走。选角的时候,严恭坚持选择生活经历与角色相近的儿童演员,因此,除了饰演主角“三毛”的王龙基之外,另外三位小演员都是真的流浪儿。
《三毛流浪记》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筹备开拍,1949年5月底上海解放,严恭和赵明继续完成电影拍摄,并加拍了一个结尾:解放军进城,三毛与他的流浪儿伙伴加入了庆祝游行的扭秧歌队伍,电影定格在他们的笑脸上落幕。严恭如此评价这个结尾:“这个结尾在刚刚解放、举国欢腾的形势下,是真实的,也是符合观众心愿的。”
《三毛流浪记》作为新中国正式公映的第一部儿童片,写在了共和国首页:1949年9月底,在“开国大典”前夕,《三毛流浪记》首先在上海数家影院上映,10月全国公映,引起轰动。
六年后,严恭执导的《祖国的花朵》则塑造了与三毛截然不同的儿童形象。电影主人公是北京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他们在整洁的校园里学习,老师善良,同学友善。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孩子们在北海公园划船歌唱的一幕:湖面波光粼粼,四周风景秀丽;孩子们精神抖擞,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沐浴在新中国阳光下的少年儿童,朝气与纯真溢出银幕。
《祖国的花朵》是一部开创性的电影。自此之后,“祖国的花朵”便成了少年儿童的代名词,并奠定了往后二十年校园题材作品的基调。这一比喻也贴切地反映出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祖国是“土壤”,儿童是“花朵”,没有一朵花能够离开土壤。正如《祖国的花朵》里,江林(李锡祥饰)调皮捣蛋,杨永丽(张筠英饰)刁蛮任性,在中队长梁惠明(赵维勤饰)等同学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改正了性格缺点,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这个时期的校园电影充满着集体主义精神,正如严恭所言:“影片体现了普通老百姓对美好、和谐、友爱的向往和歌颂……这正是当时社会的心态、理想和愿望。”
壹
《祖国的花朵》(1955年)剧照。
《三毛流浪记》(1949年)剧照。
红色儿童电影: 塑造了一批鲜明的儿童形象
新中国成立之初,拍摄了一些红色儿童电影,如《鸡毛信》《民兵的儿子》《黎明的河边》《地下少先队》和《小兵张嘎》等,塑造了一批鲜明的儿童形象。
接下来出现的《闪闪的红星》《向阳院的故事》《黄河少年》《烽火少年》和《草原儿女》等红色经典,也给几代小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红色儿童电影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影响了几代少年儿童,像“嘎子”和“潘冬子”这样的儿童电影形象和“雷锋”这样的英雄形象一样,成了时代的楷模。
贰
《花儿朵朵》(1966年)剧照。
儿童电影进入多元化阶段
1978年至2000年期间,这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
新时期是中国文学进入探索创新的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敞开,西方文艺理论思潮涌进,电影和文学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就儿童电影而言,这时期进入了多元化阶段,题材丰富,主题多样,儿童观念也有了更新,教育主义和主旋律电影虽然还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他形式的儿童电影,尤其是幻想的、童话的电影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儿童电影涌现了《飞向未来》《琴童》《绿色钱包》《鹿鸣翠谷》《泉水叮咚》《天堂回信》等,这些作品给儿童电影带来了清新之风,也传递了新的信息,受到广大儿童观众的喜爱和专业人士的好评。
2000年以后,新世纪儿童电影进入了一个低谷时期。受电子媒介的影响,儿童电影上映很少,但院线化和网络化之后,儿童电影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时期,也有《六月男孩》《棒球少年》《留守儿童》《女生日记》《男生日记》《妈妈没有走多远》《那年,我还没有长大》《我的九月》等儿童电影作品,这些儿童电影触及亲情、成长、幻想和革命英雄主题,也呈现了多元化趋势,显示了儿童电影作为精神引导的功能。
综合《羊城晚报》《中国文化报》
叁
《泉水叮咚》(1982年)剧照。
《天堂回信》(1992年)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