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宛老师,我是您的学生国顺呀!终于又见面了,您让我找得好苦啊!”6月1日上午,在市区人民路与牛行街交叉口西南角一栋楼里,62岁的袁国顺握着69岁宛兴云的手,激动地向分别40多年的老师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
袁国顺告诉记者,他老家在原郾城区龙城镇回马村,兄弟6人,家境十分贫寒,他12岁才进入村内的明智回民小学上二年级。
小学四年级时,宛兴云是袁国顺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年冬天,天降大雪后,道路上满是泥泞和积雪。一天早上,宛兴云看到袁国顺衣着单薄,特别是脚上穿的是一双破旧的单布鞋,踩得都是泥雪。
当天下午,宛兴云从家里拿来一双手工纳的千层底绒布棉鞋,让袁国顺到她办公室换上。
“当时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连双棉鞋都没有。我那时冬天穿着单鞋上学,冻得浑身直发抖,没办法,只好咬牙坚持!”袁国顺回忆说,“我当时没想到老师会送给我一双新棉鞋,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这样,这双棉鞋伴随袁国顺度过两年小学时光,让他感受到了宛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也激励着他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我上高二那年,家里实在没能力供养几个学生,我就选择了当兵入伍,从此离别了学校,再也没有见过宛老师。”袁国顺感慨地说,“没想到这一别就是42年,这些年我一直想念着老师,不知道她现在过得咋样?”
在部队服役的13年里,袁国顺时时遵守宛老师的教诲,奋勇争先,多次立功。转业后,袁国顺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深得同事们和领导的信任。
退休后,袁国顺仍一直念念不忘宛老师,一有时间就向同学、战友打探老师的消息。终于在今年4月,他打听到了宛老师的电话。
“说实话,如果不是国顺提起这事儿,我还真忘了。”宛兴云看着40多年前教过的学生出现在自己眼前,也满心感慨。
宛兴云是郾城区新店镇东宛村人。1972年,21岁的她在郾城教师进修学校学习后,到明智回民学校当了一名教师。
“虽然当时生活条件苦了些,可孩子们热爱学习,积极向上,我既然是他们的老师,就该帮助他们,让他们快乐成长。”宛兴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