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守业
童年记忆里,农村老家到处生长着一种叫“老牛拽”的草。后来才知道它还有个学名叫牛筋草。它生命力极强,只要有一点泥土,就把长长的根茎如爪子般深深扎进去,见湿就生,见风就长。
曾记得牛筋草初出地面时,低调淡然,只一点绿。随即变化为二、为三,接着成单数增生,孕育萌发。每两枚细叶撇开来,便为一节。细叶的基部如环,像玉米叶那般,互相绕抱成扁平的管状。新叶自管内抽出、撇开、环抱……如此循环往复,拔节伸展。
牛筋草的须根较长、多而细密;若在田中,或与其他野草挤在一处,则近乎直立;如生在路边或地头等空旷之地,就斜生或干脆卧伏着;有时候,偶然生在路面上,被行人踩来踩去,虽伤痕累累,却也斗志昂扬。因其根系发达,茎叶坚韧,要想拔下它必须动用九牛二虎之力,就连老牛想吃它,也需要猛拽才行。放牛放羊的人如果一时找不到木桩,还会把拴牲畜的绳子系在这种草上,奇怪的是牛羊们却不能挣脱,也许就是这个原因,老家人称它为“老牛拽”。
记得有一次,遇到一根比较大的牛筋草,几个小伙伴轮番上阵,都没能把它拔下来。后来一商量,干脆几个人合力一起拔,个头高、手掌大的那个拽住草棵,后边的依次搂着前面那个人的腰,然后深憋一口气共同用力。谁知道,大家一使劲,草茎被拔断,草根仍旧牢牢地扎在地下,丝毫未动,我们却因用力过猛,都被摔了个四仰八叉。
儿时的春夏之际,我们脚下踩的、眼里看的、手中玩的几乎全是牛筋草。在田间地头玩累了,就趴在它身上休息,细密的草叶如同织就的地毯,柔软而舒适;身体犯困了,就躺在它身上睡觉,伴着草儿的清香很快进入梦乡;嘴馋了,就拔一根牛筋草的茎秆放入嘴里慢慢咀嚼,有一种甜甜的滋味。它的茎秆不仅有甜味,还很坚韧,更是小孩子们编织草腰带的上好材料。小时候,我和小伙伴大多没有皮带,为了演绎电影里英雄人物腰扎武装带的威武形象,就会用牛筋草编织一根腰带围在腰间,很是威风。另外,我们还经常用牛筋草玩“斗鸡”游戏。这个游戏玩法很简单,就是你拿一根牛筋草,我拿一根牛筋草,互相构成十字,然后折弯钩住,双手拽住两头拼命拉扯,谁把对方的牛筋草扯断谁就胜。胜者一方常表现出不可一世的姿态,总是惹得输者不服,于是再各取一草,继续玩斗,直斗得天昏地暗,往往会把割草或放羊的正事忘记。
牛筋草,给我的童年增添了快乐,更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启迪——你那低调淡然,坚韧不拔的性格时刻激励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