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疏导交通
□本报记者 尹晓玉
从7月21日夜间开始,身穿荧光绿色上衣的交警在暴雨中指挥交通、帮助推车、背学生过马路……成为百姓心中最美的身影。“雨一直下,而你们一直都在。暴雨中你们的身影给了我们最大的安全感。”不少网友在朋友圈发文书写感动、表达敬意。
“早上湘江路与太行山路交叉口积水太深,我经过时车熄火了,当时除了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市民姚女士告诉记者,看到有交警执勤,她就上前求助。3名交警帮她把车推到了附近的修理厂。“他们的衣服、鞋全湿透了,还一直在路上坚守。看到他们的身影,让人非常有安全感。”姚女士感动地说。
“早上路过淞江路,看到一名交警光着脚在路上指挥交通。他们伟岸的背影,让我感动落泪。”7月22日上午,网友“晴空”在朋友圈发文并配了几张交警光脚在雨中执勤的照片。
当天,网友拍摄的这类感人照片、讲述的被交警帮助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照片、故事在朋友圈里快速传播,大家纷纷为辛苦奋战在一线、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交管人员点赞。
据了解,7月21日6时许,市区300多名交管人员全员出动,按照部署到各自的岗位执勤。他们提前查看路况,6时30分许,向市民发布了道路积水路段的信息,提醒大家绕行。截至当天11时许,各辖区、各执勤点交警共帮助120余名车主解决难题,帮助300余人推车,为千余名道路遇困群众解决难题。
城管执法队员在嵩山东支路帮市民推车。 本报记者 朱 红 摄
大学路附近多个小区停电,电力工人冒雨抢修线路。
本报记者 姚晓晓 摄
公交正常运行
□本报记者 齐 放 实习生 陈 婧
“到处都有积水,但想不到公交车在正常运行,太好了!”7月22日上午8时许,市区辽河路与泰山路交叉口,坐上105路公交车的市民张女士高兴地说。记者在这个路口看到,107、105、108、122等多路公交车都在正常运行,为雨天出行的市民带来了便利。
虽然22日雨一直在下,但公交集团的26条市区公交线路全部正常营运,早班按时发车。工作人员已经排查25个积水路段,通过智能调度指挥中心通知车辆绕行。同时,公交车在经过涉水路段时能够谨慎驾驶,仅有个别车辆发生故障。
由于雨势较大,公交车运行缓慢,易发生道路堵车现象,公交集团提醒市民妥善安排行程。公交集团也将密切关注雨情,强调安全行车,指挥车辆绕行,做好营运保障工作。
市体育中心组织党员志愿者冒雨清理下水道口堵塞物。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抢修故障
□本报记者 杨 光
7月21日至22日的大雨,导致部分输电线路故障,电力抢修工人加班加点,冒雨作业,保障居民用电。
7月22日中午1点,正下着大雨,淞江路与燕山路交叉口,电力抢修人员穿着防护服,通过云梯进行电力抢修。下方工作人员有的指挥,有的进行接应,抢修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漯河供电公司东城供电部支部书记苑广告诉记者,上午工作人员在巡视中发现淞江路与燕山路交叉口处的月中线发生缺相故障,经过检测是电缆线鼻崩断,需要立即更换。当天中午,对该线路采取了暂时停电的措施,抢修人员立即投入战斗,下午三点月中线恢复正常供电。
记者了解到,当天上午有市民反映市区崂山路与黄河路交叉口线路故障,抢修人员立即到场抢修;还有用户打电话称,召陵区邓店村有大树倾倒,压在输电线路上,存在安全隐患,抢修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将故障点临时隔离。
漯河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夏季雨水多,他们已经制定各种应急方案。受此次降雨影响,市区不少线路发生故障,供电公司在出现险情后都以最短的时间进行维修、排除。
部分路段积水
□见习记者 何 爽
7月21日至22日的强降雨,造成市区部分路段积水严重。不少市民十分关注雨污分流工程是否增加了排水能力。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22日早上,记者在市区嫩江路鑫地佳园门口附近看见,嫩江路道路中间水位不深,但南北两侧积水较深,市民们出行较为不便。
“我家就住在附近,这条路地势原本就低,积水最深的一次都到成年人腰部。这次雨那么大,水位却没以前深,看来之前的施工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希望雨污分流工程能早日解决积水问题。”一位市民说道。
当天下午,记者联系到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了解积水的原因及雨污分流工程的最新进展。“目前沙北区域雨污分流工程还没有完工,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另外,此次降水量较大,也是沙北区域造成积水的原因之一。预计雨污分流工程全部完工后,沙北区域排水能力将大幅提升。”市住建局工程指挥部技术组组长傅振南说。
郾城区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工作人员在商桥镇后魏线铁路涵洞拉起警戒线。
通讯员 张亚琼 摄
双汇路某小区一居民家厨房进水,漓江路社区工作人员帮忙排水。
本报记者 杨 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