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星期

外地媳妇和本地婆婆


□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在西城区阴阳赵镇下魏村有这样一对婆媳,媳妇叶飞雪来自广东,和本地婆婆刘兰英相处得非常和谐。今年这个家庭还被村里评为“五美”家庭。8月4日上午,记者走进这个家庭,采访其幸福故事。

走进叶飞雪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院墙上用瓷片粘贴的“家和”二字。小院内收拾得非常整洁,花盆内各色月季花开得正艳,墙角的石榴树枝繁叶茂,又圆又大的石榴看起来格外喜人。

“这些都是我婆婆收拾的,老人家干活很利索,家里也干净。”叶飞雪说,她是广东人,嫁到这个家已经十几年了。虽然一开始和婆婆刘兰英的生活习惯不同,但十几年间两人不仅没有红过脸,反而默契有加。

对叶飞雪来说,刚来到这个家的时候最大的不适应就是饮食习惯,所以一开始她都是自己做饭。但对于婆婆刘兰英来说,媳妇刚进门就自己做饭,让她心里很过意不去。为此,她经常默默去超市买回来各种蔬菜和零食,生怕儿媳受一点儿委屈。

都说做婆婆难,做个好婆婆更难,但在刘兰英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都是自己的亲人,十个指头不一样长,但咬咬哪个都疼。

“我们年轻的时候条件不好,现在条件好了,以前我没有的,现在得叫儿媳妇有。吃穿用度上,儿子可以省点儿,但我不能委屈了俺儿媳妇。她这么远嫁过来,没有娘家人在身边,我得把儿媳妇当亲闺女。”刘兰英说。因为她的一片真心,儿媳知道婆婆把她当闺女一样疼爱,所以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给婆婆说。

为了照看儿女,叶飞雪很少出去工作,平时都是她和婆婆两人在家里照顾孩子并操持家务。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在养育孩子的观念上也经常会出现分歧,但两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说爱笑,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刘兰英和叶飞雪就说出来,讨论一番后觉得谁的意见对孩子成长更有利,就会采纳谁的。

“现在我和婆婆已经达成了共识,遇到什么问题和分歧一定要讲出来和对方沟通。只要相互包容理解,家庭就可以和和美美的。”叶飞雪说。

叶飞雪(右)和婆婆刘兰英。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