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8月21日 星期

“孩子王”走了 留下欢乐记忆


去世前,谢园曾在三亚拍摄电视剧《假日暖洋洋》(图为该剧剧照)。

上中学时,经常恶作剧模仿老师

谢园1959年6月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78年,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成为全国恢复高考后,北电招收的第一届表演系学生,与张丰毅、张铁林等成为同学,并与此后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张艺谋、陈凯歌、李少红等成为同届校友。

学生时代的谢园就有着很强的模仿和喜剧天赋,在清华园中学读书时,他经常模仿老师说话和讲课,有些老师遇见他都绕道而行。进入北电后,因为爱讲段子,同学都喜欢围着他。有次,老师查完宿舍后,他把全班32个同学全叫起来,所有人跟着他学邓丽君的歌,结果家属楼里扔出了砖头抗议。

可一到表演课课堂上,谢园却变得很拘谨、手足无措。老师经常说他,有本事上舞台好好演。所以班里排大戏,主角都轮不上他。当时78级有个艺委会,临近毕业的时候给每位同学都起了一个电影外号,谢园叫《欢腾的小凉河》,就是因为他生活里比较活跃。

梁天眼里,谢园应该当个评论家

谢园的代表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1984年,他出演了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张军钊执导的电影《一个和八个》,1987年主演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孩子王》,1988年主演了周晓文导演的电影《疯狂的代价》,滕文骥导演的电影《棋王》以及叶大鹰导演的电影《大喘气》。次年,他凭借《棋王》与《大喘气》获得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1994年,谢园与葛优、梁天共同成立了好来西影视策划公司,他们被称为中国内地的“喜剧三剑客”。该公司第一部参与摄制的电影,就是1994年三人主演的喜剧片《天生胆小》,谢园凭借该片获得第十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2018年,梁天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喜剧三剑客”,“葛优将来肯定是个艺术家,谢园是评论家,而我就是制片主任,张罗事儿的。”

《孩子王》剧照。

《孩子王》的纯粹,让他没了杂念

的确,谢园爱耍笔杆子。1993年他曾在《当代电影》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他叫陈凯歌》的文章,讲述了两人拍摄《孩子王》以及参加戛纳电影节的故事。“戛纳,天海一色。沙子泛着金色,岸上是些宴安鸩毒的浪人。凯歌仰着脸,地中海的风把他的胡子吹得微微在抖,太阳也不似西双版纳的温柔。我忽然想起《孩子王》中的段落:‘学了很多字却不知生活是什么,什么是生活呢?就是活着,活着就得吃,就得喝,所以,这个活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舌头。’”

2005年,谢园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及《孩子王》是他最满意的作品,“很有幸拍了一部最纯粹的电影《孩子王》……当年我们的真诚是一扎就疼的,我、陈凯歌导演和摄影师顾长卫的眼神都是纯粹的,没有任何杂念。”后来,谢园一个人又回到了拍摄地,“坐在云南的那个角落,马帮的铃声传来,人生在冥冥中的那一刻凝固了。而现在无论我们怎样针灸都无法触到那个穴位了。”

陈凯歌说过,拍《孩子王》选谢园做男一号,其实并不是觉得他就是孩子王,而是陈凯歌太喜欢谢园平时的那种状态了,喜欢说笑话,就把谢园叫来热闹热闹,因为拍戏太苦了,拍戏之余他还能说说笑话。

谢园(左)和陈凯歌在戛纳。

从左至右:梁天、葛优、谢园。

8月18日,曾主演《孩子王》《棋王》的演员谢园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1岁。他曾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取得了很高的表演成就。遵照家属意愿,谢园的丧事从简。谢园去世后,众多演艺界人士发声表达哀思,在他们眼中,谢园是中国电影第五代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一位认真尽责的好老师,一位给大家带来欢笑的好朋友。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