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8月28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首相职务,辞职原因是身患溃疡性大肠炎。
溃疡性大肠炎又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轻度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轻度的腹痛、腹泻,大便带有黏液、脓血,一天大便次数不大于4次。而重度患者的腹泻症状较重,一天往往可达到6次以上,伴有频繁的血便,同时还伴有腹痛和发热等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消化道大出血及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中度患者的症状则主要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其中轻度患者治疗比较简单,服用一种名为美沙拉嗪的药物就能控制住。但是,对于重度患者来说,可能需要用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或免疫抑制剂才能有效控制。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分为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诱导缓解就是用药物将疾病的急性症状控制住,但病情控制住以后治疗并没有结束,患者还需要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通常来说,对于初发病例,药物维持需要3至5年;而对于重度患者或者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甚至需要进行终身治疗,所以也有专家称其为“绿色癌症”。它没有癌症可怕,但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
从新闻报道可以看出,安倍是被确诊为溃疡性大肠炎复发。专家称,这种病很容易复发,不当饮食、情绪焦虑及肠道感染都可能引起复发。因此,维持治疗很重要,患者随意停药很容易导致复发。另外,对有全结肠病变且反复发作、病史大于10年的患者,其患结肠癌的风险也会增加,所以肠镜监测很有必要。
这个疾病西方国家比较常见,在中国虽有增加的趋势,但并不是很常见,这可能跟东西方的饮食习惯差异有关。专家提醒广大公众,当出现反复发作的腹泻并伴有黏液血便时,一定要引起警惕,及时做结肠镜检查。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