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月28日宣布因健康原因将辞去首相职位。这是安倍第二次因健康原因辞去首相职位。而就在8月24日,安倍创下了日本首相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纪录。
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当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低迷等诸多问题,安倍突然宣布辞职,一方面将使日本政坛群龙无首,加剧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将使围绕安倍接班人的角逐迅速升温。日本社会今后一段时间将进入混乱、迷惘和不安定期。
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东京出席记者会。
七个印记
三大悬念 “后安倍时代” 日本将何去何从
今年9月即将66岁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日本政坛历史上留下了多个“现象级”印记:
■1993年7月,安倍首次当选日本国会众议院议员,是当时最年轻的国会议员之一。
■2006年9月,安倍首次出任日本首相,是日本首位战后出生的首相。
■2007年9月,安倍因溃疡性肠炎突然宣布辞职,令政坛哗然。
■2012年9月,安倍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成为“黑马”,成功当选;同年12月,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堪称“传奇”。
■2019年11月20日,安倍超过战前首相桂太郎,成为累计在任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
■2020年8月24日,安倍超越前首相佐藤荣作保持的连续担任首相时间纪录。
■2020年8月28日,安倍因溃疡性肠炎复发,再次突然宣布辞职,令人愕然。
安倍长期执政,在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领域留下浓重的个人烙印,但也留下不少争议。
截至本月24日,安倍自2012年再次就任首相以来连续在位时间长达2799天,打破了日本首相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纪录。安倍为何突然宣布辞职?谁会是安倍的接班人?他宣布辞职将对日本内政外交造成何种影响?“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将何去何从?
为何突然宣布辞职
按照自民党总裁任期,安倍首相任期原本还有一年有余,应执政至2021年9月。8月28日,安倍在记者会上将健康问题作为突然辞职的主要原因。
据日本媒体报道,安倍本月接受了两次身体检查,病况难言乐观,他判断自己难以再担任首相。据安倍政府内部一些人士透露,近来安倍食欲不佳,开会时一脸疲惫。除健康状况外,安倍政府近来也忧患不断。受新冠疫情影响,日本经济遭遇重挫。不少民众认为安倍政府应对疫情不力,近来多项民调显示,安倍政府支持率或创安倍2012年执政以来新低。
分析人士指出,安倍政府能够长期执政,本来也是在野党不成气候、民众消极选择的结果。长期执政造成的自民党态度骄纵、政府腐败丑闻早已引发民众不满。
谁会是继任者
安倍的第三个自民党总裁任期原定于2021年9月结束。他辞职后,自民党将提前举行总裁选举,新当选总裁将完成安倍剩余首相任期,直至明年秋季日本国会众议院选举。
目前,自民党总裁选举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常规方案,即由该党国会参众两院议员和基层地方党员投票产生;另一种是考虑到新冠疫情等因素,不设基层地方党员投票环节,由国会议员和各地自民党组织代表直接选出。
据日本媒体透露,自民党将在9月1日举行的自民党高层会议上决定采取何种方案和日程。从主要候选人特点看,选举方案将对总裁选举结果产生关键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自民党内部反安倍势力代表石破茂、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等人都是有力候选人。
作为安倍在党内的最大对手,石破茂在最新民调中支持率一度超过安倍。石破既有担任防卫大臣、农林水产大臣等内阁职务的经历,也有担任自民党干事长等党内要职的经历,在民众和自民党基层中人气较高。他曾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挑战安倍,但未能成功。共同社8月23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认为石破“适合担任下任首相”的受访者比例达23.3%,远高于位居第二的安倍的11.0%。虽然石破茂在自民党基层人气高,地方党员票占优,但因缺乏自民党主要派阀支持在国会议员票中处于劣势。岸田等人则恰恰相反,在国会议员票中占优,但在基层人气低。
分析人士说,若采取第一种常规方案,石破茂能够“挟基层民意”制衡党内派阀,胜出的可能性较大;而若采取第二种方案,自民党党内各大派阀或将展开激烈权力斗争,由于安倍所在派系国会议员数量最多,安倍所支持的候选人胜出机会较大。
今后内政外交政策有何变数
安倍长期执政给日本政治和社会留下浓重印记。安倍挂冠而去,给日本未来内政外交走向带来不少悬念。
经济方面,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安倍经济学”多年积累成果基本化为乌有。日本政府8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环比下降7.8%,按年率计算下降27.8%,为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降幅。至此,日本经济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分析人士认为,日本经济复苏进程缓慢,难以实现V型复苏。
外交方面,安倍一直寄予厚望的对俄、对朝外交均未取得突破,日韩关系则因慰安妇、劳工、贸易禁令等问题长期低迷。安倍最得意的对美外交,也因美国今年大选结果难料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
社会层面,日本新冠疫情持续“低烧”,目前日本确诊病例已超过6万人。东京奥运会推迟到明年夏季举行,但前景仍不明朗。
而在政治层面,不排除日本政局出现更大变化的可能。解散众议院进行大选的时间最晚只能拖到明年10月,即本届众议院任期届满之时。如果自民党内部持续动荡,而反对党通过重组集结力量,届时无论大选结果如何,自民党未来执政前景恐怕都会受到影响。
日本今后内政外交走向,将取决于谁继任首相。若岸田等人接替,安倍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将得到大体继承。而若石破“脱颖而出”,日本内政外交政策可能出现一系列调整。
分析人士指出,不论如何,近年来日本政坛的平静局面已被打破。安倍上台以来,日本政坛自民党“一党独大”,安倍又垄断自民党权力,强势政府使日本政坛高度稳定。安倍突然谢幕,自民党各派系势必上演激烈争夺,朝野政党斗争也将步入新局面。失去强势领导人后,日本政坛可能步入一轮动荡期。
东京一处电子屏幕播放安倍晋三出席记者会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