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9月11日 星期

一部共和国战“疫”启示录
——《力量》全景式记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生死时刻与感人瞬间

人类迈入公元2020年,历史写下惊心动魄的又一篇章。

中国,正全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此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

中国怎么做?世界怎么办?

毫不畏惧、绝不迟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异常艰巨的战“疫”使命扛在肩上。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近日,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了报告文学作品《力量》,向英雄的亿万中国人民致敬。

《力量》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是一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由陈聪、屈婷倾力撰写,旨在通过全景式描绘全民抗疫,深入呈现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从疫情暴发开始,医护人员集结出征、英勇赴战,在抗疫一线救死扶伤;科研工作者冲在一线,争分夺秒研发药品和疫苗;公安干警冲锋在前、守护在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的身边;外卖小哥马不停蹄,为前线医护人员送餐,用真情传递真爱;志愿者大爱无言,用暖心行动守护着家乡……从湖北到全国,14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不仅有效遏制了国内的疫情扩散,而且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帮助。

作者陈聪、屈婷都是新华社资深记者,其中陈聪更是深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种子钟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出版后均引起强烈反响,连续两年获得“年度中国好书”“年度中国30本好书”荣誉。《力量》是其最新作品,是他与深耕科技、医卫报道的屈婷共同撰写的。两位新华社记者进行了大量一线调研,并走访了诸多权威部门、权威人士,以亲历者视角来呈现中国抗疫的诸多历史性瞬间与关键抉择。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而言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14亿中国人民做出历史性抉择:以“生命至上”凝聚万众一心,以举国之力对决重大疫情,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克时艰。在抗击疫情最前线,亿万国人的善举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仍旧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因为任何艰难困苦都打不倒英雄的、伟大的中华民族。

争分夺秒的背后,是振奋人心的抗疫成果——4月26日,湖北省已实现新冠肺炎在院患者“清零”。4月30日零时起,北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从一级调整至二级;5月2日零时起,湖北省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中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而同时,其他一些国家的疫情还在不断扩散蔓延,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每天刷新、不断攀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中国抗疫的伟大实践令全世界瞩目,为世界各国进行抗疫提供了信心、启示和宝贵经验。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生动记述全民抗疫的生死时刻与感人瞬间之外,更深刻阐释了中国抗疫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原因。回望来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控疫情,实践反复印证着一个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是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迈向复兴的根本保障。

14亿中华儿女凝聚成了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本书就是以“力量”为题,紧紧围绕战疫中的一个个历史性时刻,深入展现中国战疫的硬核力量:中国人民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中国制度的力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这样评价中国抗疫:“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相关专家表示,本书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强调真实性、可感性、生动性,使读者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正是在党的果断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亿万中国人民凝聚成了齐心战“疫”的硬核力量,使得抗疫成为一场全民战争。

在疫情全球肆虐、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今天,《力量》这部作品聚焦中国抗疫的实际,全面、深入、生动反映中国抗疫故事,有力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有利于我们更清晰、更正确、更客观地看待我们的国家,堪称提升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优秀读本。

据《江西日报》

《力量》 陈聪 屈婷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