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的话,请你先吸一口气……不过反正你也得这么做,因为在过去的24小时里,你已经呼吸了大概3万次了。在你刚出生时,呼吸这项活动就已经自动开始了,每分钟大概40次。现如今,你已经能够用语言来描述这个过程,不过还是会不假思索地呼吸,只是频率降到初生时的一半。这是一项本能——即使在睡眠中你也在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的时间太久,人就会死亡。
好吧,现在是时候好好思量一下呼吸这件事儿了,请留心一下你是如何收紧膈并放松胸腔肌肉的。仅仅这么一个动作消耗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一个人静息时基础代谢能量的3%,只是为了把体积相当于一个葡萄柚大小的空气吸到肺里,在此过程中,数以万亿计的空气分子就像群鱼入网一样被捕获了。不过,如此巨量的空气分子中,人类所依赖的氧气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平均下来,一位成年人每天需要消耗大约2磅氧气(约0.9千克),而单独的一次呼吸完全可以确保延续你接下来几分钟的生命。
有些人因为需要长时间屏住呼吸,经常会通过呼吸较为纯净的氧气提高自身的氧气储备量。2010年,在瑞士的圣加仑,一位28岁的自由潜水员彼特·克拉特在一个水箱中待了长达19分21秒,成为新晋的憋气世界冠军。而就在下水前不久,克拉特吸了几分钟的纯氧,不过这种使血液高度富集氧气的方法只能获得部分竞争优势,因为一旦血红蛋白所携带的氧已经饱和,便很难再将气态的氧气传输到血液中去了。对于克拉特而言,这么做更大的优势是冲洗出肺中的浊气,在他的嘴和鼻子都不能呼吸时,腾空的胸腔便成了一个临时的氧气瓶。
不过,肺并不只是氧气进入血液的唯一通道,你还有很小一部分“呼吸”是通过眼睛完成的。这些氧气粒子极为重要,位于眼球透明的表面的细胞能够直接从大气中吸收它们,用于补偿眼球血管载氧量的不足,你皮肤表面的很多细胞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摘自《诗意的原子》
《诗意的原子》
【美】科特·施塔格 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