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阅
珍姨是我们幼教集团的保洁阿姨,今年疫情过后,她才开始这份工作。印象最深刻的是珍姨的勤劳、麻利、干净、厚道。每天早上7点,她已经到岗,把卫生间、楼梯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完毕。
珍姨干活儿麻利、高效。她围裙的口袋里,装了不同用途的抹布,擦桌面的、擦洗手台的、擦第一遍的、擦第二遍的……分门别类,井井有条。地面也是一定要拖两遍。一个区域清洁过去,桌面、地面、门把手一样不落,快速高效。
珍姨厚道。最初沟通的工作内容,并不包含我们的办公室。之所以安排保洁的岗位,是因为公共区域足够大。在我们的企业文化中,每个人都是自我服务,轮流打扫办公室的公共卫生。珍姨看我们工作时电话不停,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甚至顾不得喝水,就不声不响地帮我们做了。通常是我们的眼睛盯着电脑屏幕、聚精会神的时候,珍姨的拖布已经到了脚边。此时,我们会感到很不好意思:“谢谢珍姨,您放下,让我来拖,您喝杯水吧!”珍姨总是大手一挥:“你们工作要紧,这点小事儿不算啥。”在珍姨眼中,我们的工作重要而神圣。
保洁的工作是半天班,打扫完毕,她就下班了。半天的时间里,她的工作异常忙碌,我常常看到,她的额头布满汗珠,后背也被汗水浸湿。我劝她坐下喝杯水,歇一会儿,却常常不能奏效。她总是说:“我是个闲不住的人,这点活儿,真的不算啥。”
有一次,我们在一起闲聊,谈起自己孩子的教育,平时只顾埋头劳作的珍姨像是某一个神奇的开关被开启,滔滔不绝,眼里有光,金句频出:“在我们镇上,我们家对孩子教育支出是最高的!人们说我是‘傻子’,孩子上学时家里就没存过钱,我们把钱全花到孩子身上了。钱存银行会贬值,存到孩子身上,那可是一本万利啊!现在,孩子们都可有出息,我没有一点儿烦心事,晚上躺下睡觉,我也安心!”
据说,珍姨的儿子是首都师范大学的艺术硕士,考研究生时,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取的,毕业后在省内一所知名大学任教。珍姨的女儿是当地小学的老师,是学校的中层干部。谈到女儿在全市教师教研会上用全英文主持会议,台下掌声雷动时,她满脸都是自豪。
谈起她的保洁工作,珍姨说,儿子、女儿开始并不支持,他们愿意给母亲开出双倍的工资,让珍姨别干了。珍姨说:“你们认为我是图钱吗?我们这一代人,真是闲不住,我没有啥文化,有多大能力,就使多大劲儿。我在这里干得很舒心。啥时候儿子结婚,该抱孙子的时候,我就不干了。”
我拿起手机要给珍姨拍照,珍姨害羞起来:“别拍,我上不了啥台面。你可别觉得我话多,这些话,我从没对别人说过,要说出去,人家会觉得我显摆呀!”
短短的交流,让我重新认识了珍姨。平时沉默寡言,用汗水赢得我们尊重的她,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育儿、处世智慧,堪称教育大师,也令在教育岗位上工作近20年的我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