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党梦琦
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明显,群众意见大;“阳光村务”工作不扎实、问题多,个别监委会成员规矩意识不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财政投资跟不上,还是干部作风不过硬?9月25日上午,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与环保局、姬石镇和黑龙潭镇3家单位有关负责人被请到“铁面问责 直面整改”活动现场接受考问。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与环保局】
公交站牌太简陋
▲
▲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的公交站牌只立了一个小牌子,得仰着头看,上面没有路线图,年纪大的群众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内容;有的公交站牌太过简陋,既没有配备长凳子,也没有遮挡顶棚。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与环保局副局长郝菁华说,他们计划在具备通车条件的3条主干道上和建成的中山路上投建26座公交站亭,其中千山路5座、龙江路8座、牡丹江路7座、中山路6座。
下一步,他们将针对城市道路主干道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合理选择公交站台位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智慧站台”。将公交候车亭加入电子智能设施,具有语音报站、视频播放、党建宣传等功能,为居民乘车提供便利,提升品位,彰显示范区特色。
部分村没有排水沟
▲
▲
姬石镇大闫村的群众多次反映,该村一直没有修排水沟,多年来村里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到村里的大街上,整个村子大街上都是污水,群众出门走路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夏天,更是臭气熏天。
郝菁华说,2019年以来,示范区创新采用EPC(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对除已纳入棚改或即将纳入棚改以外近22个行政村有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污水管网敷设等工程建设。
目前,姬石镇韩庄村、姬石村已完成村庄综合整治,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大闫村目前正在进行主污水管网的建设,待主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后,由镇里引导村民开展小巷污水管网的建设,实现村庄污水管网建设全覆盖。”郝菁华说,主污水管网大概要一个半月时间完工,小巷的工期大概一个月左右。
廉政风险如何防范
▲
▲
权力集中部门的财政支出较为集中,涉及的项目多、资金量大,多发易发风险点也较多。示范区建设与环保局如何防范廉政风险,让干部忠诚履职,干净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我局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年度工作实际,年初即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全面安排部署。”郝菁华说。
根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分工实际,他们要求做好个人自查,从源头规范行为。按照《示范区建设与环保局日常管理制度》等要求,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要决议以及大额资金的支配使用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定。重点项目廉政监察,严格执行工程管理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以制度管人管事,从根本上防范廉政风险。
此外,该局负责人担负起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认真执行各项准则和监督条例,引导全局人员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干部干净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镇容镇貌待改进
【姬石镇】
镇容镇貌待改进
▲
▲
在2019年度中央文明办测评期间,姬石镇存在垃圾未及时清理、路面坑洼不平等问题。市纪委对这些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对姬石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下一步,怎样抓好日常创建工作,让群众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
姬石镇党委书记王宏涛表示,接到问题反馈之后,姬石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及时清理垃圾、修整路面。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姬石镇2019年对该路段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进行重新硬化绿化改造提升。
“下一步,主要是建立长效的巡查、清理、管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引导群众养成文明习惯,为我市创文成功贡献我们的力量。”王宏涛说。
人居环境整治进度缓慢
▲
▲
据了解,姬石镇人居环境整治滞后,干部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协调作用发挥不好——2019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要求该镇全年完成不少于2000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但实际只完成574户;韩庄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进度缓慢,群众反映强烈。
王宏涛说,针对韩庄村群众反映进度缓慢的问题,他们正督促施工方加班加点赶工期,目前户厕改造、污水管网的建设已完成90%,计划12月底前可完工。同时,姬石镇充分发挥镇、村干部作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加快全镇户厕改造进度。
截至目前,姬石镇发动群众自改厕所561户,推进姬石村、韩庄村户厕改造585户,在两村分别新建日处理能力170吨和10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一座,从源头上解决了村内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问题。2020年,姬石镇安排大闫村、陈庄村等5个村庄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任务,2021年计划实现全镇15个村庄全覆盖。
【黑龙潭镇】
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明显
▲
▲
黑龙潭镇对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投入精力不够,整治成效不明显。坡杨村2018年12月启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到2019年5月才完成五分之一。河涯李村各个自然村之间发展不均衡:主村花团锦簇,楚庄自然村仅有基础设施改造,江流寺自然村环境较差、臭气熏天,可谓“一村三景”。
“人居环境确实是我们工作的短板和弱项,主要还是我们思想不重视,投入的精力不多。”黑龙潭镇党委书记乔耀磊说。
近段时间以来,黑龙潭镇先后投入147万元,对姚庄村、半截塔村等村的人居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8月就老应村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和区建设与环保局进行了现场对接协调;向区管委会提交了楚庄、江流寺等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的书面请示。坡杨村环境综合整治进展顺利,到年底项目可以全部结束。
村监委会履职不到位
▲
▲
据了解,黑龙潭镇对村监委会教育指导不够,有些监委会成员规矩意识不强,“跟跑”现象严重。2018年,半截塔村原监委会主任因侵占集体资产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8年6月换届后,坡杨村支出不公开,公章一直由支部委员保管,监委会主任只负责签字,2020年4月公章才由镇纪委书记要回。
乔耀磊表示,将每月召开“阳光村务”月例会,以会代训,对村监委会成员不断进行充电、培训。根据村监委会成员履职情况,落实考核奖励制度。制定行政村监督委员会工作台账和入户走访记录,要求各村每月村务开展情况上报,每月10日前报送上月的明白卡,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并监督解决。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结合市、区、镇三级日常督导、巡察发现的“阳光村务”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并进行整改。
“我们将按照市里要求的‘阳光漯河’建设运行基本标准统一严格要求、严格督导、严格验收,把工作做好、做扎实。”乔耀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