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0年9月27日 星期
抗疫剧《在一起》9月29日开播
十个故事致敬抗疫英雄


1

全城封闭、救死扶伤、居家隔离、志愿服务……通过影像,观众们将共同回忆那段一起抗疫的日子。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全程组织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耀客传媒、尚世影业共同出品的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定档9月29日在东方卫视播出。

《在一起》以抗疫期间全国各行各业的真实故事、人物为基础,呈现了10个单元故事。

《在一起》的制作方式偏重纪实风格,每2集组成一个独立故事,全剧总共20集、10个故事,故事主人公以普通人为主,包括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外卖小哥等。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人物形象均有社会原型,多位知名编剧经过深度调研,取材新闻报道、原型人物口述的真实事件,迅速投入创作。

14位导演、19位编剧、50多位核心演员……该剧集结了国内一流的主创阵容。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副总裁陈雨人表示:“疫情阻击战中,14亿中国人民守望相助。电视剧创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作品,真实呈现全民记忆里众志成城的日子。”

《我叫大连》

《我叫大连》单元由彭三源编剧并导演,邓伦、李沁、董洁、刘琳等主演。这个单元根据疫情期间的“汉囧”故事改编:大连小伙原本要去长沙出差,却误打误撞滞留在武汉,他随即应聘了武汉某医院的保洁员工作,成为一名抗疫志愿者。

导演彭三源表示:“借着创作这位充满光芒的小人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精神。这个故事不是表现一个高大上的英雄,而是呈现一个卖力活下去、但又做了很多好事的小伙子。让大家看看平凡的大连小伙,在抗疫期间如何勇敢乐观地面对生活!”

4

《生命的拐点》

《生命的拐点》单元的导演是张黎、韩晓军,编剧是梁振华,主演包括张嘉益、周一围、张天爱、谭卓、黄德毅等。该单元以疫情最初来袭时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为故事背景。

张嘉益在介绍角色时说:“我扮演的是江汉医院院长张汉清,他的原型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然身患渐冻症,但他临危不惧、守土有责。他是一个真实的、特别高大的人物。我没见过张院长本人,但查了很多他的资料,觉得自己和他最像、但也最难演好的就是脚步——他的脚步是高低不平的,但却是世界上最坚定的、最踏实的。”

9

《同行》

《同行》单元的导演是滕华涛。该单元讲述了武汉封城后,身在外地的两名医生结伴逆行,历经坎坷,最终回到武汉贡献力量的故事。

职业生涯第一次扮演医生的杨洋,特地去上海华山医院体验学习医学常识、急救方法、医疗器械的使用。

节目录制当天,故事原型之一武汉协和医院的朱彬医生也来到现场,回忆起自己一路从上海回武汉的经历,他说:“武汉实行交通管制后,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都停运了,所以我选择了从上海飞到长沙,再从长沙回武汉。医生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专业,当时随着疫情的发展,作为协和医院感染科的一员,我觉得自己不能退缩。”

2

《火神山》

《火神山》单元由姚晓峰执导,冯骥编剧,该单元讲述的是解放军医疗队的故事。

故事原型陈静在节目录制现场回忆了在火神山医院奋战的日子:“在武汉期间,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到火神山医院,我们要在三天内建立一个可以收治重症病人的ICU病房。一个ICU病房需要上千种药物、上百种完善的医疗设备和一支具备精湛技能的医护队伍。所有医护人员不眠不休72小时,三天后,电话里响起‘重症科能否接收病人’时,我们的回答是‘随时待命’。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力量。”

5

《武汉人》

《武汉人》单元由杨阳执导,周萌、王莹菲编剧,贾乃亮、刘敏涛等主演。该单元讲述的是一群在疫情期间抛家舍业,为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的故事。

回忆起这次拍摄最难忘的场景,刘敏涛说:“每一个情节都让我难忘,大到为病患安排床位,小到解决居民的吃喝拉撒,甚至还要帮着遛狗。我在剧中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在打电话。真实的社区工作者每天要接打200多个电话,手机永远都插在充电宝上。他们不仅要保持手机的电量,更要保证自己的电量,让人由衷钦佩。”

据《羊城晚报》

10

《摆渡人》

《摆渡人》单元的导演是沈严,编剧是高璇、任宝茹。该单元由雷佳音、倪妮、张静初、蒋欣主演,通过一名外卖员的足迹,记录了疫情暴发初期,武汉城里老百姓抱团取暖的故事。

这一单元夜戏比较多,辜勇白天送外卖,晚上做义工,帮忙接送医护人员。主创团队把取景地选在复工环境相对安全的上海,避开了上海地标性建筑,尽量选择城市感较模糊的地带,顺利呈现了在武汉发生的故事。

3

《救护者》

《救护者》单元的导演是曹盾,编剧是费慧君,由朱亚文主演。故事主人公黎建辉融合了驰援湖北的医生钟鸣、陈尔真等的事迹。朱亚文说:“黎建辉是上海重症医学科专家。他在小年夜孤身赶赴武汉,是(此次疫情中)上海到湖北援助的第一人。在重症病房,面对物资和人手的紧缺,他也经历了濒临崩溃的过程,但最终完成了一个‘救护者’的使命。”

6

《在一起》剧照。

《搜索:24小时》

《搜索:24小时》单元由刘江执导、徐速编剧,李小冉主演。该单元以天津宝坻百货的聚集性疫情为原型故事,以北京疾控中心的两位流调员为人物原型,讲述了联合调查小组在大年三十这天完成流调的24小时历程。

很多人对“流调”(流行病学调查)这个职业有些陌生。疫情暴发后,各地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奔波在每一条街道、社区、单元楼层。刘江说:“如果说医院是抗击疫情的第一战线,那么‘联防联控’就是第二战线。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第二战线功不可没。”

7

《口罩》

疫情期间,作为重要的抗疫紧缺资源,口罩就像试金石,是对人心和人性的考验。《口罩》单元由杨文军执导,沈芷凝编剧,海清、冯绍峰、董璇、涂松岩等主演,讲述疫情期间服装厂老板转行做口罩,且为确保口罩质量而四处奔走的故事。

编剧沈芷凝介绍了角色名字的寓意,“海清扮演一位口罩厂女老板,是个坚定而充满光芒的人。她的名字叫梅爱华,冯绍峰扮演的男主角叫韩松。梅和松,都代表这个民族在风雪逆境中坚强不屈的精神。”

8

《方舱》

《方舱》单元由六六编剧,汪俊、程源海执导,靳东、孙佳雨等主演。汪俊曾在受访时透露:“这一单元呈现的是普通人的群像,有一两百人的规模参与拍摄,方舱里主要是轻症患者,从开舱那一天起进入方舱,一共历时35天,我们要表现这些患者在治疗护理中由阳转阴、最后出院的过程,整体上温暖的故事情节会多一些。我们大家都看过新闻,方舱医院里有跳舞做操的、有下棋看书的,也会有不愉快,就像一个小社会……”

该剧的拍摄地是上海嘉定的一家体育馆,剧组24小时连轴赶工,仅用5天时间,完成置景工作。汪俊介绍:“剧中的‘方舱’,几乎是1比1还原了大小以及里面的格局和布置。如果观众觉得是真实的,那么就达到了我们最初的设想。”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