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从郾城区沙北街道妇联副主席到海河社区第一书记,从坐办公室的淑女到基层社区的女汉子,29岁的陈慧智用两个月时间,成功完成了角色转变。
调解居民矛盾、清理小广告、整治污水沟、修补坑洼路面、粉刷墙体……两个月来,陈慧智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文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显著提升了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9月25日,记者采访了陈慧智,了解她的创文故事。
老旧小区改造
她用真诚换来支持
9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海河小区,看到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道路两侧,工人们分工合作,正在铺设下水管道。楼顶上,伴随着机器发出的阵阵“吱吱吱”声,施工人员正在安装彩钢瓦。
“小陈(陈慧智)天天跑前跑后,对小区改造可没少操心。”采访中,多位居民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还注意到,新铺的柏油路面、粉刷一新的墙体、新施划的停车位,既提升了小区颜值,令人赏心悦目,又给小区居民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改造前小区很乱,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毁绿种菜等问题很普遍。现在,路修好了,违建都拆了,楼体粉刷一新……小区环境好了,俺们住着也舒心,大家都很满意。”提及小区改造前后的变化,一楼住户李富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不久前,海河小区的改造工作却遭到部分居民的反对和阻挠。怎样才能赢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陈慧智拿出真诚的态度和踏实的行动:组织海河社居委、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和居民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海河小区改造事宜。其中,针对部分居民的疑虑和提出的问题、意见,她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协商解决。她还顶着酷暑,挨家挨户发通知,讲解改造带来的好处,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不厌其烦地做工作。遇到独居老人,她帮忙打扫卫生、处理杂物……最终,陈慧智用自己的真诚和行动,说服了有疑虑的小区居民,赢得了住户们对小区改造的支持,使得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
“慧智,一下雨楼顶彩钢瓦外檐的水就流进俺家窗户里,你看看这事该咋解决?”采访中,海河小区一名住户来到社居委办公室,向陈慧智反映自己遇到的烦心事。
“你别着急,咱小区正在进行改造,我跟施工方联系,技术方面咱跟他们沟通一下,大家一起商量出来一个解决办法。”陈慧智一边安抚居民的情绪,一边联系施工方负责人。几分钟后,施工方负责人赶了过来,大家坐在一起,共同商议如何解决。“后期我们在窗户上安装一个雨搭,这样就可以解决雨水进窗户的问题了。”得到施工方的解决方案后,该住户脸上露出了笑容,带着满意离开了。
“有一个六楼住户,因为不放心施工材质,一直阻挠施工,并且以跳楼相威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劝说。最后,工作做通了,住户还送来西瓜表示感谢。”陈慧智告诉记者,在小区改造过程中,她始终尊重居民的意见,认真倾听居民的建议,争取让这项民心工程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惠及所有居民,给大家带来最大的便利。
“原本楼顶我们打算铺设防水层,但在征求居民意见后,发现他们都赞成换作彩钢瓦。为了避免彩钢瓦流下的雨水冲刷墙体,我们与施工方沟通后决定扩宽做一个屋檐,也就是咱们现在看到的效果。”陈慧智指着楼顶的彩钢瓦说。
为居民们服务
她全心全意不觉累
海河社区位于泰山路以西、黄山路以东、淞江路以南、黄河路以北,有31个居民小区,其中6个专业化小区、25个“三无”小区,7123户19263人。陈慧智7月份到任,9月份创文全国验收,时间紧、任务重,但她毫不退缩,勇敢地扛了下来。“为做好社区创文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创文工作专项小组,所有工作都围绕创文展开。”陈慧智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和同事们每天早上5点多到岗,晚上回到家里基本上都是后半夜了。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陈慧智带领同事们勇往直前,个个都变成了“万能人”,刷墙、修路、划停车位等活样样都会。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自己能干的活大家就一起干,既节省资金,又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房产小区是一个老旧‘三无’小区,墙体粉刷层大面积脱落,如果雇人粉刷,费用得4万元,我就动员大家变身粉刷工人,自己动手粉刷墙体,最后只用了几千块钱就将墙体粉刷一新。”陈慧智告诉记者,两个月下来,她不仅熟练掌握了粉刷技巧,还知道哪个牌子的漆性价比最高。
除此之外,陈慧智还带领同事深入小区,引导居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比如机动车停车入位,电动车有序停放,各种垃圾分类扔到分类垃圾桶里。同时,他们还清理小广告、清除乱堆乱放的杂物、更换破损的垃圾桶等。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社区居民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升,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不见了,遛狗都主动给狗拴绳了。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穿着平底鞋的陈慧智走路稍微有点跛。
“9月初不小心脚崴了,当时基本上是拖着地走。一大堆工作等着我去干,根本不允许休息,现在好多了。跟创文工作比起来,我这点伤也不算啥。”陈慧智笑着说,“只要居民理解、支持,只要居民能得到实惠、获得幸福感,我付出再多都值得。”
两个月来,陈慧智夜以继日,一心扑在工作上,整个人瘦了五六公斤。陈慧智有两个孩子,大的不到三岁,小的仅一岁,尚在哺乳期。由于工作繁多,陈慧智根本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早晨出门孩子还在睡觉,晚上回家孩子已经睡着,平时孩子需要喂奶时,只能让家人把孩子送到单位,待孩子吃饱后再带回去。
社区工作不容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是,这也说明社区工作非常重要。“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居民们都说我们是这个家庭的当家人。其实,我们是社区的服务员,服务好群众,就是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陈慧智笑着说。
中秋节来临之际,陈慧智(左二)看望海河社区独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