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10月22日 星期

敦煌壁画中的古代重阳


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的敦煌石窟,是目前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敦煌藏经洞出土的5万多件书籍中,不少有关于古代节日民俗的卷子,记载了各个时期不同的节日民俗活动。

敦煌壁画中有很多涉及古代“重阳”的传统民俗场景,包括古人在寺院进行重阳节俗活动,在酒肆里欢聚玩乐、载歌载舞,吃重阳糕,出游、登高,野餐、野游,阖家团圆、敬老等。

比如在莫高窟第323窟南壁的佛教史迹画中,保留有一家老少四口前往江边瞻礼佛像的有趣画面,这其实也是一幅家庭出游图。画面中奶奶和孙子一起坐在水牛背上,奶奶和主妇手持花朵预备供佛,饶有趣味。

据了解,古人登高并不限于登高山,亭台楼阁、寺庙建筑都是登高的场所。比如莫高窟第454窟《牛头山圣迹图》中就有登天梯的画面,天梯巧妙穿过牛头,攀登天梯的人显得极为渺小,画师绘制时通过大小对比,凸显出牛头庞大的体量感。

在古代,重阳节就已经衍化出敬老的意涵。敦煌研究院表示,早在南北朝时期,政府就已依托寺院系统开办安养院,扶助鳏寡孤独老人。比如在北周时期的莫高窟第296窟的《福田经变》中就保留有鼓励人们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据人民网

莫高窟第323窟壁画,是一幅家庭出游图。

莫高窟第61窟壁画,反映古代人们进行重阳节民俗活动的场景。

莫高窟第296窟壁画,反映古人赡养老人、病人的珍贵画面。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