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
预防秋冬传染病 个人防护不松懈


□本报记者 齐 放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加速扩散蔓延,国内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存在。同时,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节,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等局部暴发的风险不容忽视。那么,如何加强个人防护、远离传染疾病呢?10月2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疾控中心相关专家。

增强预防意识

专家表示,常态化防控情况下,大家应该增强传染病预防意识。家庭应做好体温计、口罩及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资储备,主动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保持室内通风换气,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衣被等经常清洗晾晒。注意手的卫生,减少不必要的触摸,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口、眼、鼻。自室外返回、咳嗽手捂后、饭前便后、烹饪或准备食物前,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用速干消毒剂揉搓双手。

及时接种疫苗

专家说,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可及时接种疫苗。家长可通过查询小豆苗APP、查看预防接种证等方式,了解孩子是否按时完成接种程序,发现漏种的适龄儿童及时补种。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自费的疫苗,可根据需要接种。建议6月龄以上儿童和青少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妇、慢性病患者以及医疗卫生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聚集场所做好防护

专家提示说,前往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应避开高峰期,到影剧院、图书馆、理发室应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免洗洗手液,人员密集或近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参加聚集性活动前如出现发热、咳嗽或腹泻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医嘱决定是否按计划参加活动。

特殊人群减少外出

专家提醒,外出旅行提前了解当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政策,建议不要前往国内外中、高风险地区。儿童、孕妇、老年人、患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慢性病患者等应尽量减少外出旅行;出入人群流动性较大、相对封闭的景区、医院、商场等场所或乘坐地铁、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尽可能少触碰公共设施和物品,支付时提倡采用非接触式的电子化支付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专家还表示,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可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疾病侵袭;不吃野味、不食用来源不明或无检疫检验合格证明的冷冻冷藏食品;避免手直接触碰冷冻食品及其包装,可用75%酒精对冷冻食品及包装表面消毒,接触和处理完冷冻食品后立即洗手消毒;一旦出现高热、头痛、畏寒、咳嗽、咽痛、打喷嚏、出疹等传染病相关症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减少和他人的接触,及时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


上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