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
悉心照顾病妻11年,他对妻子说
“有你在,家才是完整的”

杨大民喂妻子吃饭。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你赶紧上班去吧,别迟到了!”10月26日,在临颍县瓦店镇上坡高村一所老式楼房里,晁晓印吃完饭后对丈夫说。

200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病让杨大民的妻子晁晓印留下了失明、偏瘫的后遗症。十多年来,杨大民带着妻子四处求医,每天悉心照顾她的饮食起居,用真爱唤起了妻子对生活的信心,演绎了一段爱情佳话。

今年42岁的杨大民是临颍县瓦店镇上坡高村人,2000年从部队退伍,2003年经人介绍认识了晁晓印。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生下一个女儿,成了幸福的三口之家。

2009年,晁晓印突然患上了一种怪病。经过治疗,虽保住了性命,却落下了失明、偏瘫等后遗症,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就这样,生活的重担落在杨大民一人身上。当时,30岁出头的他开始了每天照顾幼女、病妻的生活,空余时间在附近打零工以维持家用。

“给我治病花光了家里的钱,还欠了几万块钱的账。我经常劝他别管我了,但他每次都说,有我在才是完整的家,有他在没啥过不去的坎儿。”晁晓印告诉记者,十几年来,杨大民是她的眼睛和拐杖,不仅给了她一个家,也给了她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

2017年,杨大民被安排到临颍县农业局就业。从此,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杨大民告诉记者,目前,妻子每个月吃药需要花费五六百块钱,他的工资能够承担得起,女儿也上了寄宿学校。如今,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做饭,喂妻子吃饭,收拾家务,然后骑电动车去上班;中午回家做饭、照顾妻子吃饭;晚饭后和妻子一起去散步,聊聊一天的工作和孩子的情况。“每天生活都很规律,同事和领导也帮我,替我分担工作,一下班都催我回家。”杨大民说,村里有什么好事,村干部们也都想着他家,他非常感激。

虽然生活艰辛,但杨大民身上没有任何负面情绪,他善良、乐观,对生活充满感恩。“现在基本没有什么困难,我非常知足。要不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也不会有工作,也过不上这样稳定的生活。”杨大民说,未来他会继续好好照顾妻子,不放弃给她治疗。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