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

顿方方:擦亮窗口助创文


顿方方(左)向志愿者介绍展板布置情况。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记一下时间,11月17日上午9点56分。”11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博物馆采访时,顿方方正带领两名志愿者检查消防设备,并认真地做记录。“这项工作每天都要做,消防安全来不得一丝马虎。”顿方方说。

今年27岁的顿方方是市博物馆创文领导小组组长。自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顿方方勤勤恳恳,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为创文工作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检查医药急救箱,翻看参观预约登记簿……这是顿方方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看过参观预约登记簿,才能了解参观者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顿方方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市博物馆共接待参观者25万余人次。其中,青少年9万余人次,免费讲解800余场次。他们先后接待了开展研学活动的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市实验小学的师生,台湾省省亲团、贵州省六盘水市旅游团,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市博物馆是我市一个重要的文化窗口单位,也是人们了解漯河的一个窗口,所以,每一场讲解我们都认真对待。”顿方方说。

作为市博物馆创文领导小组组长,顿方方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兢兢业业,积极主动完成各项工作。

哪里需要整改,哪里存在安全隐患……顿方方每天奔走在市博物馆创文第一线。对于顿方方来说,节假日不休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她时刻牢记自身职责使命,用心服务群众,不断提升市博物馆对外窗口的形象,还教导组员“文明用语、举止大方、着装整齐、待人和善”,维护博物馆的良好形象。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墙上古色古韵的宣传板面,与市博物馆整体格调相映生辉。顿方方告诉记者,根据创文要求,他们在市博物馆外围、出入口、公共区域及展厅均设置了长条凳、饮水点、垃圾桶等便民设施;将温馨提示如禁烟标志、垃圾分类便利贴等贴在醒目位置;指示台签统一色调、统一大小、统一模板,保证美观;购置两组大号存包柜,解决观众存放大件物品难题。

在市博物馆一楼大厅服务台,记者看到这里免费提供充电宝、轮椅、雨伞、热水等。“我们每天都有志愿者值班,随时帮助有需要的参观者。”顿方方说,市博物馆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和社区志愿服务队、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他们共服务15万余人次,平均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次。他们围绕敬老扶幼、爱心助残、心理疏导、交通安全、文明礼仪、环境保护等,开展了一系列“见证爱心、分享感动”的主题活动,举办了“传承文化根脉 共筑民族未来”“爱在陪伴 你我同行”“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守护城市文明”“争做志愿者 创造新生活”“争做环境卫士”等志愿服务活动。秉承着“高举爱心旗帜 发扬奉献精神”的宗旨,志愿者团队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先进人物和奉献爱心的美好故事,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后,我将继续以服务好参观者为己任,竭力维护好市博物馆作为展示漯河人文历史重要窗口的形象,为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顿方方坚定地说。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