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1月27日 星期

智能时代不能落下老年人


□霍晶莹

不会扫健康码寸步难行,不会在线支付无法缴费,不会网络挂号面临就医难……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让更多人享受快捷便利的同时,却在老年人面前划出一道无形的鸿沟,他们面临着出行、消费、看病等日常生活情景下的种种窘境。

近日,“老人冒雨用现金交医保被拒”和“94岁老人被抱起做人脸识别”两则新闻在网络热传,引发社会对老年人智能困境的广泛关注。新华睿思数据显示,一周之内,相关话题的信息量持续走高,11月25日迎来了信息最高峰,单日有效信息量高达21184条。

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要求。比如,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医疗机构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等人工服务窗口,为老年人提供就医指导服务等。

这些举措细致入微,直击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痛点和难点,被网民赞为“及时雨”“雪中送炭”。舆论认为《实施方案》的出台,不仅为老年人“带来了实打实的帮助”,更是“对各级公共服务部门和机构的一种指导和倒逼”,期待这样人性化的制度能让每个人都搭上智能化的快车。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温度,就体现在它如何对待那些被遗忘的少数人上。尊老、爱老、助老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推出适配老年人特点的服务、应用和产品,给老年人带来更多科技获得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