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2月7日 星期

杨月梅:用爱守护折翼天使


□本报记者 朱 红

今年30岁的杨月梅是郾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康复教师,至今已工作7个年头。从刚开始接触孩子们的手足无措,到现在感觉和孩子们已经融为一个大家庭,杨月梅付出了非常多的爱。12月5日,记者采访了她。

一鸣是一名非常漂亮的小女孩,先天性听力障碍,一岁多时做了人工耳蜗。刚开始上课时,一鸣饿了就想吃,困了就想睡,还经常大哭,一会儿也离不开妈妈,更别提规规矩矩地上课了,她的妈妈很着急。杨月梅就跟一鸣的妈妈沟通她的情况以及如何配合老师上课。渐渐地一鸣开始跟杨月梅熟悉了,在她的眼里,杨月梅成了第二个妈妈。

最终,一鸣学会了听课,能识别自己的名字……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一鸣会说“妈妈爸爸”等词儿了,全家人都非常激动。一鸣的妈妈对杨月梅说:“我一直都在等孩子开口喊我‘妈妈’,你的付出让我终于实现了愿望。”后来一鸣康复得很好,说话特别清晰,进入了普幼、普小上学。

迪迪是一名智力障碍康复班的小男孩,第一次来特殊教育学校时,他躲在爸爸妈妈身后不怎么和其他人交流。第一天上学,没有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他显得非常不安,在教室里乱跑、大喊大叫,午睡时也不睡。杨月梅知道迪迪是因为离开爸爸和妈妈感到孤单和不安,就想办法让他接受自己,以及班里的小朋友,在班里多关注他。迪迪慢慢地接受了杨月梅和其他小朋友,情绪逐渐安定下来,现在成了老师的好帮手。

作为康复教师,除了给孩子爱、呵护和尊重,专业康复技能也非常重要,只有有了更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陪同孩子们做康复。2015年,杨月梅去北京参加了全国听力障碍康复知识的培训、考试,并取得了结业证书。

“我要用我的专业知识,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康复,让他们和别的孩子一样融入社会。”杨月梅说。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它为个人安身立命奠定基础,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活力。正是依靠敬业奉献,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敬业乐业的民族,必定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缺乏敬业精神的社会,难免被人诟病和轻蔑。 用爱守护折翼天使的杨月梅就是我市众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