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2月8日 星期

“岁丰仍节俭” 古人怎么做


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尽管粮食供给比较充裕,但“粒粒皆辛苦”,一粒小麦从种到收要经历秋冬春夏四季、230多天,从地头到餐桌实属不易,我们要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白居易提醒人们即使在丰收之年,也要节俭。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先贤们为我们做出了表率,留下了一个个舌尖上节俭的佳话。

王安石请客 自己吃饼边

王安石在宋神宗时官至宰相,可谓位极人臣。他一生为官清廉,不修边幅,不拘小节,吃粗茶淡饭,穿破衣烂衫。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载:王安石有哮喘病,用药需要昂贵的紫团山人参,但是买不到。其时薛师政自河东还朝,正好有这药,就送给王安石几两,王安石不接受。有人劝他说:“您的病,非这药不能治。这病困扰您很久了,这点儿药物不值得推辞。”王安石说:“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顺便到他家拜访,王安石邀请他吃饭。萧公子一听当朝宰相要请自己吃饭,真有些受宠若惊,于是他郑重其事,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过了中午,萧公子感到饥饿难忍,可是王安石还没有请他入席,他心里想:我第一次来,王宰相肯定会准备丰盛的宴席来款待我,饭菜也会做得非常精致,时间晚点儿情有可原,于是忍着饥饿,耐着性子等下去。

过了很久,王安石请他入席。萧公子兴高采烈地在餐桌前坐下,可是一看桌面,又傻眼了,竟然菜肴果蔬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上饭后,又上了一份菜汤。萧公子很娇惯,只吃胡饼中间比较薄脆、香甜的部分,而把四边软且厚的饼边都扔在了桌上。王安石看到后,也没有说什么,起身把萧公子吃剩下的饼边拿过来全吃光了,那个萧公子见堂堂宰相如此节俭朴素,羞愧难当,起身告辞了。

季文子喂马不用粮食

春秋时期的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贵族家庭,他作为鲁国正卿,掌管国政和统兵大权30多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位高权重,他一心安社稷,忠贞守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史记·鲁世家》里说季文子当政时,全家人都不穿绸缎衣裳,过着俭朴的生活,只求朴素整洁,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

孟献子的儿子仲孙见他如此节俭,很瞧不起他,就劝他说:“你身为国家重臣,代表国家形象,却如此寒酸、吝啬,你不怕朝中的文武百官笑话你吗?这样做在对外交往时也有损我们国家的形象,影响我们国家的声誉。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呢?这于己于民于国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季文子听后淡然一笑,回应道:“我当然也想穿华丽的服装、骑良马名驹,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有的甚至还在挨饿,我不能看着全国百姓衣衫褴褛,粗茶淡饭,而让自己的妻子儿女衣着讲究,终日吃着山珍海味,如果这样做我心里会不安的。况且,我只听说国家的形象和荣誉是通过臣民的高尚品德和文明举止表现出来的,没听说过炫耀财富、讲究排场能给国家增光添彩?”一席话说得仲孙无言以对。

孟献子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将仲孙幽禁了7天,让他闭门思过。仲孙得到教育后痛改前非,效仿季文子的简朴生活。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颂。

高雅的“素”色

色彩的世界,包容万千。红的热烈,绿的清新,黄的跳跃,蓝的沉静……各种颜色都有其独特品质。相较于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些色调鲜明、给人深刻视觉印象的颜色来说,“素”色以一种柔和含蓄的方式存在着。

古人多在长一尺左右、未经染色的绢帛上写信或著文,因此,“尺素”一词成为书籍或信件的代称。比如汉代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宋代晏殊《鹊踏枝》词:“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未经染色的丝织品呈现其本色,也就是自然的白色,“素”也就顺理成章有了“本色、白色”以及“质朴、不加装饰”的意义。在古代诗文当中,经常可以见到以“素”修饰事物的情况,有时强调其色彩本身,有时则强调事物不加装饰的质朴本色。前者如《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中的“素丝”;后者如唐代杜光庭《咏西施》“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中的“素面”等。

“素”是一个意义丰富的字。它现在常用的一些含义和用法大多围绕着“事物原本的性质”这样一种基本意义,就是在它最初表示“未经染色的丝织品”的基础上直接或间接发展出来的。比如“素”在“素质”“素材”等词语中表示“本来的、原有的”;在“元素”“要素”“因素”“维生素”等词语中指“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在“素来”“素不相识”“素有好感”等词语中表示“一向、向来”等。

如果将古今做一对比,我们会发现,似乎古人比今人更加偏爱“素”。这不仅体现在大量以“素”修饰的事物,也反映在先哲对“素”的认识和阐述中。例如《庄子·天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可以说,“素”既是一种基础色彩,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正如中国传统绘画在以黑白为主色的水墨画方面达到巅峰,“素”色中往往蕴含着最能撼动心灵的美,恒久且充满力量。

皇帝请客 徐孝克打包

苏东坡在《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其四》中描写了朋友聚餐后,还剩下一些饭菜,觉得这样离桌而去实在可惜,有个朋友便打包带回家给孩子吃的情景。而在南朝时期真有一位官员在皇帝的宴席上也打包。

南朝末隋朝初的徐孝克曾任国子祭酒、国子监博士,后侍奉东宫讲《礼》《传》。徐孝克为人最孝,侍奉生母陈氏,极尽赡养的义务。

徐孝克经常在宫中陪侍皇帝进膳,每次陪侍宴席,也没见他吃什么食物,可是到席散时,在他席前的食品却少了,高宗询问中书舍人管斌是怎么回事,管斌因没有太注意也回答不了。从此管斌便偷偷地留意观察,看到徐孝克在陪侍皇帝吃饭时,不舍得吃自己席前的食物,趁人不注意就将珍果塞在宽腰带内。管斌当时不解他的用意,后来查访,才知是拿回去给母亲食用。管斌据实向高宗禀报,高宗很受感动,感叹良久,于是诏令有关管事人员,以后宴会时,徐孝克席前食物,全让他拿回去孝敬母亲。当时朝野上下都夸赞徐孝克的孝行和皇帝的善解人意。

徐孝克生性清廉,并且喜欢接济他人,因而不免穷困。他家徒四壁,母亲患病,想吃粳米粥,也不能经常办到。母亲亡故之后,他就常吃麦饭,有人送来粳米,他对着粳米悲伤哭泣,以后也不再吃粳米。

唐太宗教育太子 “圣世之君,存乎节俭”

隋文帝在对皇子节俭教育上的失败,给唐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坚持清静俭约、勤俭治国,打造出“贞观之治”的太宗,尤其注意加强对太子李治的教导,以确保治国路线的延续。太子“临食将饭”,太宗借机问道:“汝知饭乎?”太子回答“不知”,太宗告诉太子,“凡稼穑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端起饭碗就要想到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艰难,只有爱惜民力、不夺农时,才能确保粮食丰收,官民百姓有饭可吃。

在现场教学之外,唐太宗还注意加强书面教育。他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其中《诫盈第七》诫勉太子,“君者,俭以养性,静以修身。俭则人不劳,静则下不扰。人劳则怨起,下扰则政乖”。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在古代生产力,尤其是粮食产量大体恒定的情况下,奢侈浪费必然会过度使用民力,导致百姓铤而走险。只有勤俭治国才能确保百姓生产生活正常有序,实现长治久安。故在《崇俭第八》中,太宗直接明确地告诉李治,“圣世之君,存乎节俭”。

勤俭是中国古代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节俭亦是古人修身养性的品德操守,《礼记·表记》记载孔子认为“俭近仁”。中国古代节俭思想并不是一味强调俭省、泯灭人欲,让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在承认正当需求的基础上否定贪欲,用理智克服物质利益对内心的诱惑,从而涵养内心。故诸葛亮《诫子书》言,“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据《天津日报》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