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荣展示缝制的虎头鞋。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圆圆的虎头、神气的眼睛……你还记得儿时的虎头鞋吗?当它在一代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时,76岁的郭翠荣却坚持手工缝制虎头鞋,希望能把这项手艺传下去。
“小时候跟母亲学做针线活儿,虎头鞋是一定要学的。”12月8日,郭翠荣告诉记者,别看虎头鞋不大,缝制过程却颇为不易,包括打袼褙、纳鞋底、绣虎脸等几个步骤,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才算大功告成,有时还需要扎上胡须和尾巴。
如今,郭翠荣和大儿子在一起生活,闲不住的她仍然坚持缝制虎头鞋。
“现在做一双虎头鞋得五六天,纳鞋底最烦琐。”郭翠荣说,虽然缝制虎头鞋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每双鞋都包含了长辈对下一代满满的爱,每当看见小孩穿上她缝制的虎头鞋,她格外有成就感。
郭翠荣一针一线缝制出漂亮可爱又暖和的虎头鞋,针线穿插间渗透着老人对虎头鞋的独特情怀。“曾是每家小孩必备的虎头鞋,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希望能将这门手艺传下去,谁想学我可以免费教。”郭翠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