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今天,您拿到手上的是最后一期《漯河日报·晚报版》。伴你走过13年难忘岁月的《漯河日报·晚报版》将于明日起休刊。
13年多,4774天,3252期。
一组温暖的数字,见证了漯河这张唯一的都市报的发展历程。
2007年12月2日那个灯火通明的不眠之夜,很多晚报人依然记忆犹新。40余名编辑记者,经过两个月紧张地筹备,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守护浸透了心血和汗水的漯河第一张都市报来到世上。从此,铅墨芳华,一纸风行,在漯河新闻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3年来,晚报人秉持“关注民生 服务百姓”的宗旨,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为读者提供及时、权威、全面的新闻内容,为漯河的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我们守望民生福祉,细问百姓冷暖,关注衣食住行。“晚报记者进社区”覆盖了这座城市的每个街区、每条巷陌,《新闻直通车》《社区播报》把新闻和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马上办》为老百姓跑腿帮忙,《民生纪行》《乡村发现》呈现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民生新闻,《河上街》讲述普通人生活中或荡气回肠或潸然泪下的真实故事,《好人365》记录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公益善举、文明新风,将满满的正能量传遍沙澧大地……13年来,您的新闻线索丰富了我们的版面内容,您的批评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您的鼓励让我们时刻检视自己的不足。为了您的生活幸福,为了漯河的和谐美好,我们风雨兼程、披星戴月,乐此不疲。
13年间,我们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足迹。汶川地震,记者千里奔赴抗震救灾一线,报道灾区人民的疾苦、救援人员的事迹;天路通车,记者一路风尘一路歌,讴歌新时代边疆的新变化;武汉战“疫”,我们拿出大量版面,报道我市援鄂医疗队无所畏惧、战场拼搏的风采,致敬最美逆行者;风雪夜,掘地救人现场,记者与救援人员一起坚守,从天黑到天明,十几个小时,持续不断地第一时间发回震撼人心的文图报道,一举斩获中国新闻奖;防洪抢险、抗击冰雪、迎战中高考……无论大事小情,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只要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晚报记者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百姓冷暖,记者先知。这是记者的职责所在,也是13年来晚报人的初衷和守望。
13年间,我们用笔墨、影像作传,忠实记录着漯河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着时代进步和生活变迁:全面报道食博盛会,抒写中国食品名城的崛起之歌;聚焦许慎文化园和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建设,助推许慎文化和汉字文化深植人心;全程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见证梦圆时刻。道路通车、桥梁落成、新区崛起……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瞬间在这张新闻纸上定格,漯河这座美丽、开放、包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带给我们太多的爱与感动,给我们取之不尽的新闻素材和灵感。白纸黑字,是恒久的记录;彩色照片,是斑斓的生活。《漯河日报·晚报版》与你我一起,默默地将这些永远地镌刻在时光深处。
13年来,我们和万千读者心心相连,关注弱势群体,牵头发起、鼎力承担众多社会化公益活动,将晚报人的爱心洒向沙澧大地。连续十年的“我要上大学——漯河晚报爱心桥行动”,共资助近500名贫困学子,帮助他们顺利步入大学校园;截至目前举办七届的“暖冬行动”,为600多户贫困家庭送去爱心和温暖;“漯河日报社圆梦微心愿”“漯河晚报社区行”“一碗腊八粥 温暖一座城”……一场场大型公益活动,擦亮了报社的公益品牌,彰显温婉浩荡的人文力量。
13年来,我们怀揣新闻梦想,始终以创新者的姿态,将智慧和汗水挥洒在这张承载民生情怀的报纸上,留下了诸多的不舍和难忘的记忆。
当下,新媒体迅猛发展,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为了顺应传媒的深刻变革和受众新的需求,我们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从单一纸质报纸到电子版、手机报、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漯河日报社全媒体矩阵逐渐形成并不断壮大。一路走过来,一路走下去,整合资源尽快抵达新的阵地势在必行。
今天,在这里,我们轻声向您道声别:感谢所有的亲!是您的关爱和支持让我们一路走到现在,也是您期待的眼神和一如既往的帮助,给我们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和信心。
告别不是离去,是重整行囊,站在新的起点。2021年1月1日起,《漯河日报·晚报版》的内容将融入《漯河日报》中,在漯河日报社全媒体矩阵与您相见。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变化,我们为百姓服务的宗旨不会变,我们执着坚守的新闻情怀不会变。我们将努力生产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当好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讲好漯河故事,提高漯河日报社全媒体矩阵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和期许!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当新年的阳光照彻大地,祝福您,也祝福我们自己,祝福这座我们深爱的城市,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幸福安康!
本报编辑部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