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杨 光
吸烟危害健康是众所周知的事,被动吸烟危害更严重。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比常人大6倍。
2014年11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其中所规定的主要控烟措施,都是国际上已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由此可以看到国家对于未来控烟的重视。
我市虽也进行过控烟宣传,要求一些公共场所禁烟,但收效甚微。无论是车站还是医院,吞云吐雾的大有人在。
对此,人大代表宋国华认为,应积极响应国家开展控烟行动的号召,在城市范围内进行控烟制度的建设,室内公共场所要全面禁烟,室外特定的公共场所也要禁烟,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关爱生命。
人大代表宗万志建议,可以制定我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室外特定公共场所禁烟的相关规定,并设立监督机制。对特定的室外场所禁烟,应包括托幼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等,还包括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高等学校的室外教学区域、妇幼医院的室外区域、体育健身场所的室外坐席和赛场区域、公共交通工具室外等待区等。此外,控烟行为应媒体参与、社会监督,真正将控烟落到实处,并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