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品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3月3日 星期

谈允贤与 《女医杂言》


□林 岩

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讲述的是明代女医谈允贤凭借对医学的痴迷与热爱,一生克服无数艰难,开创女医制度,终于成为一代女国医的励志故事。

谈允贤生于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今江苏无锡)人,与晋代的鲍姑、西汉的义妁、宋代的张小娘子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医。一生经历了5位皇帝,她实际上与明英宗朱祁镇年龄相差34岁,朱祁镇驾崩时,谈允贤才3岁,二人怎么会有情感纠葛呢?

谈允贤出生在中医世家,他的祖父谈复、祖母茹氏都是当时的名医;父亲谈纲为莱州郡守,伯父谈经官至户部主事,可谓家世显赫。谈允贤自幼异常聪慧,祖父不愿让她受女红约束,所以她常常跟在祖母的身边,协助祖母给病人治病,医术长进很快,被邻里称作“神童”,十余岁“昼夜不辍”研读《难经》《脉诀》等医学典籍。

谈允贤成年后,嫁给了杨姓男子。婚后不久气血失调,经常感到不适。她根据经验自我诊断,配方调理,终于治好了自己的病。后生育三女一男,孩子们生病都是她亲自诊治。祖母去世前,把一生积累的药方和医理经验悉数传给了她,她便逐步开始了行医生涯。

在封建社会,女医被称作医婆,与稳婆只接生孩子不同的是,医婆可以医治其他疑难妇科疾病,也可以为男性诊治疾病,所以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受“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很多女性生了病羞于找男医生治疗,女医的出现避免了贻误病情。当时皇宫女性皇室成员生了病,不便于请御医,就会请一些具有经验的民间医婆,谈允贤就曾经为皇室成员诊治过疾病。

谈允贤50岁的时候,梦见祖母告诉她“汝寿七十有三”,便开始潜心著述,整理临床医案31例,写成《女医杂言》一书。书中涉及多为妇科,有习惯性流产、月经不调、血崩、腹中结块、不孕等病案。

封建社会女子不便于抛头露面,所以此书经由其子杨濂誊抄后付梓。今该书孤本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其中的针灸、方剂等诊疗经验至今仍对中医学研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书中有一病例:某43岁中年女子,多年不生育,丈夫为了传宗接代,在外面娶了妾。妇人无处排解心头苦闷,终日郁郁寡欢,导致气血不畅,身患疾病。谈允贤掌握情况后,一边用方剂调理,一边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很快,妇人大见好转。谈氏不仅是一个好医生,还是心理治疗的早期实践者。

谈允贤家境殷实富裕,就是不去行医,也可以过得很舒适。但她乐于为民众解除病痛,甚至免费诊治,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其侄孙谈修在重新刊刻《女医杂言》的跋语中,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姑祖母谈氏在医学史上的成就。

谈允贤很早就在民间声名鹊起,随着她医术的逐步精湛,前来治病的患者越来越多。谈修称赞她:“年益高,术益神……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余在龆龀,目睹其疗妇人病,应手如脱,不称女中卢扁哉?”正当谈允贤年富力强的时候,遭遇了儿子杨濂早亡、孙子杨乔以株连罪处死的双重打击,再无心力著书立说,实在是医学史上的一大遗憾。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一代女医与世长辞,享年96岁。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