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城镇实现新增就业5.6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7万人;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升,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165万人……一组组数据,见证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一年来,人社领域事关民生的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民生质量不断提升。
创新完善就业创业体系,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就业是民生之本。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促进就业。
一年来,人社部门自觉在大局下谋划和行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推进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全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94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3%以下。
切实推进就业服务工作,基层就业平台“224”建设工程,全市第一批2个县级平台,28个乡镇平台已经达标验收;利用市、县、乡、村四级信息联网系统,开展常态化的公益招聘,适时举办“重点企业新春招聘周”、“产业集聚区服务月”等各类招聘活动,基本满足了各类企业的用工需求,
积极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组织召开了全市大众创业表彰暨动员大会,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推出促进大众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全年共组织创业培训3929人,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2亿元,扶持5000人创业,带动2.4万人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14个,创业专业市场20个,全民创业示范街7条,全市新增市场主体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做好就业援助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为城乡低保家庭困难大学生每人发放1000元求职补贴,落实了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新建了阿里巴巴电子产业带等3个就业见习基地促进就业。高度重视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出台了《漯河市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申领社会保险补贴暂行办法》,对“4858”人员(女性年满48周岁、男性年满58周岁以上人员)给予每月200元的社保补贴支持;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2515个安置“4555”等就业困难对象,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全市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社保安全网不断健全,百姓生活更安心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一年来,我们持续提升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积极破解扩面征缴难题,不断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扩面征缴取得新进展。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16.8万人,参保率达98%。积极稳妥地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工作。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再创新高。
大幅提升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全市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原来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至80元,惠及37万名符合领取条件人员;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01元,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1756元;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80元;失业保险费率由3%降至2%,失业保险金标准从原来每月1120元涨至1280元,为企业拨付援企稳岗补贴573万元,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同时也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数字人社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了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大厅”,用人单位和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查询社保信息、办理社保业务。大力推进“一卡通”工作,社会保障卡制卡人数达到165万人,均已开通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6项基本功能,人社服务效率大幅度提升。李学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