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老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3月29日 星期

刘贵生:夕阳是首动听的歌
六旬老人边打工边创作,连续两年荣获全国歌词创作金奖
刘贵生正在家中创作。

刘贵生是我市一位六旬老人,他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歌词创作金奖:2014年,在“建国杯”第四届全国大型音乐展演首都群星颁奖盛典上,他创作的《中国梦》获得作词金奖;2015年,在“放飞中国梦,相聚在北京”全国大型音乐展演盛典上,他创作的《两条爱情河》又获作词金奖。这些获奖作品,都是刘贵生利用打工间隙创作的。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热爱写作 不断学习

近日,在市区嵩山东支路北段的一家洗浴中心,记者见到了身着服务员服装的刘贵生。已是六旬老人的刘贵生,看起来还很年轻,他笑眯眯地说:“稍等一会儿,我马上就下班了。”然后,老人认真地打扫卫生,为客人忙碌,累得满脸通红。

刘贵生老家在南阳,只上过小学。小学毕业后他去当兵,在部队当过警卫员、通讯员和电报员。从部队退役后他来到漯河,到当时的市纺织站上班。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刘贵生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新闻系、文学系的全部课程,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毕业证。

业余时间,刘贵生为了练笔,给电台、报社写稿,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离开纺织站后,刘贵生在金三角花卉市场卖花卉盆景。在闲暇时间,他反复研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散文创作艺术》等。刘贵生边学边写,其中一首诗歌《沙澧母亲河》被《沙河风》杂志刊登,并荣获漯河有线电视台电视诗歌大奖赛三等奖。从此,刘贵生便与诗歌结下不解之缘。

“漯河太美了,我深深地喜欢上了她。”刘贵生老人告诉记者,近年他走遍了漯河各个景点:沙澧公园、镇河铁牛、舞阳贾湖村、陈星聚纪念馆、许慎文化园、小商桥、大槐树……漯河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激发了刘贵生的写作热情,由此引发灵感,创作的几首短诗陆续刊登在省内外的文学刊物上。

2014年,在河南省广播电影电视文艺歌曲大赛中,刘贵生创作的歌词《泥土香》获得三等奖。2013年3月,刘贵生被授予漯河“十佳市民”称号。2013年11月,刘贵生被授予“最美源汇人”称号。

歌颂漯河 两获金奖

近年来,刘贵生的创作内容多为赞美漯河人文环境、抒发对家乡的热爱,用音乐歌唱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由于诗词流传面和影响力比较小,在诗歌和歌词两种不同的创作形式中,刘贵生最终选择了歌词,并先后写了《陈星聚之歌》《许慎之歌》《骨笛》《沙河湾 澧河湾》《沙河美 澧河美》等多首赞美家乡的作品。

开始着手创作《家乡小河美》时,家里没有电脑,刘贵生就去图书馆找资料、看韵谱,并翻看《词刊》,反复推敲,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为了揣摩歌词的技巧,在乘公交车去打工地点的路上,刘贵生都在思考,曾几次坐过了站。晚上他写歌词写到深夜两点多,直到眼睛睁不开,手中的笔拿不住,掉在地上,他才离开书桌去睡一会儿。

经过三个月的反复修改,刘贵生终于写出了令自己满意的《家乡小河美》。在2014年8月举行的“建国杯”第四届全国大型音乐展演首都群星颁奖盛典上,刘贵生参赛的三首作品中,《家乡小河美》获得创作成就奖,《中国梦》获得作词金奖,《365天思念》获得银奖;在“放飞中国梦,相聚在北京”2015年全国大型音乐展演盛典上,《两条爱情河》获得作词金奖。这些获奖作品全都收录在《全国首届‘我的家乡多么美’原创歌曲作品集》中。2015年12月,“‘中国梦·庐山情’千名音乐人唱响庐山”大型活动在江西庐山天合谷树碑,刘贵生作为获奖作者,名字被刻记在石碑上,为一位漯河老人留下永久的纪念。2015年,他的《家乡小河美》获得漯河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6年初,他创作的歌词《泥土香》获得市文联2015年度文艺创作奖扶项目。

打工间隙 构思创作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刘贵生老人的作品包括那些获奖的歌词,大多是在打工间隙完成的。

刘贵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近年来,他一边打工,一边倾心于创作。几年来,他先后当过门卫、做过保安、干过绿化工等。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没有忘记采风、体验生活,没有忘记千方百计挤点时间读书创作,没有忘记挤点时间研读《歌词技法》《歌词韵谱》等书籍,拿出纸笔,把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文字记下来。

如今他除了每天按时去打工,其余的时间都在为创作的歌词《两条爱情河》《中国梦》《中国好人》寻找合适的谱曲和演唱人。“生命不止,音乐不止,写歌不止。我一年比一年老了,不但要珍惜时间,更要把写词写歌当成一种快乐的事去做。”刘贵生感慨地说,“做好一首原创歌曲真比盖一栋房还要难,但是再难我也要坚持去做。他希望能在街头、网上、电视和手机上听到自己创作的歌曲,通过歌曲,让更多的人了解漯河、爱上漯河,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梦、编织中国梦。”

2015年8月,刘贵生在北京被国家著名歌词作家邬大为收学生。相信在大腕名师的指导下,刘贵生的原创歌词将插上音乐的翅膀,穿越时空,飞向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食粮。

在刘贵生家的客厅,通过播放机,在电视上欣赏着《家乡小河美》《365天思念》《泥土香》等原创歌曲,刘贵生的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他微闭着眼睛,思绪早已随着音乐飘向远方……

本版以真诚的视角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窗口。

或热心公益,或乐于助人,或热爱生活,或身怀绝技,或能歌善舞……若你身边有这样的老人,请联系我们。

另外,您生活中的巧手小制作或生活小窍门,您在养生、健身方面的经验,您创作的文学和书画作品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方展示的天地。

联系电话:

13938039936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