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结束后,郦波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认为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对华夏文明史影响深远,是汉字和儒家文化结合起来的桥头堡;对我市如何更好地传播许慎文化、打造汉字名城,郦波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记者:您对许慎及《说文解字》有什么评价?
郦波:汉字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她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
从理性思考的角度讲,华夏文明的遗传基因就埋藏在汉字文化里;从文明史的角度讲,任何一个民族的崛起都不能只靠经济崛起、政治崛起,最本质的一定是文化崛起。其中,母语文化是文化的核心。
反过来,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本质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消亡都伴随着母语文化的消亡。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本之道在汉字,及以汉字为依托的儒家精神。那么,把汉字和儒家文化结合得最完美的就是许慎的《说文解字》。
记者:随着技术手段发展,写字的机会减少,很多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您有什么看法?
郦波:所以我们才做汉字听写大会呀。汉字受到技术手段的冲击,确实存在一些危机。当技术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文明的冲击是必然存在的。技术发展本身是为人类文明服务的,从理性的角度,应该和人类的诉求是一致的。但是,危险就在于会出现马克思提出的“异化”现象,比如我们造出货币也是为人服务的,但是很多人变成了金钱的奴隶。
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方面多努力。技术与文明发展方向并行不悖,它们在向一个共同光明的方向去。但是光靠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就不行了,需要用先贤的智慧。别看孔子那时没有手机、没有电视,在科学技术方面远不如我们,但是他的思想智慧到现在都难以超越,甚至难以企及。
记者: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郦波:从学术史的角度上讲,许慎和《说文解字》的地位非常高。不光从一些学科,比如文字学、小学、训诂学等来看。其实从华夏文明史上讲,华夏文明得以延续的两大根本动力,一个是汉字,一个是儒家文化,他们结合起来的桥头堡就是许慎的《说文解字》。所以在我眼里,《说文解字》不仅仅是一本字典,更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本思想史巨著。
不过,问题是《说文解字》在学术界地位很高,但是在大众传播中,对大众的影响有限。如今的社会,很多人关起门来做学问,已经不能符合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现在做科研也要跨界,领域的互通很重要。
当前这个时代,如何让许慎、许学在大众传播中、在大众的心灵层面产生应有的影响,我觉得这不仅是漯河当地、许慎故里要做的事情,也是有志之士、整个学术界都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对于漯河市传播许慎文化、打造汉字名城,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郦波:可以和汉字听写大会合作。希望传播许慎文化的手段更多些、更生动些、更贴近大众些。我相信漯河的百姓都知道许慎,但很多人对许慎并不能谈出什么来。知道许慎和了解许慎及他的《说文解字》是两码事。使大家都了解许慎以及《说文解字》,应该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