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近日,多位消费者联系到本报记者,投诉钱柜KTV在3月底突然停止营业,他们以前在会员卡中存储的几千元钱不知道如何处理。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反映】
钱柜KTV停业 卡中的钱找谁退
近日,王女士向记者反映,清明节假期,她和朋友到钱柜KTV玩,发现大门紧闭。“我的卡中还有几百块钱呢,怎么办?”
与王女士情况类似,市民徐女士也是去消费时才发现钱柜KTV已停止营业。她的两张会员卡分别是白金和银钻卡,其中一张卡上近3000元钱没有消费。钱柜KTV的停业,让她忧心忡忡。
昨日,又有市民谭女士也拿着钱柜的消费卡找到了记者。
上述几位消费者表示,钱柜KTV突然停止营业,他们并不知情,而且办卡时预留的有电话也没有接到通知。她们希望能找到钱柜方面的负责人,退还卡中没有消费的钱。
记者拿到这些卡后,先拨打上面的电话,发现两个电话已无法接通。随后,记者再拨打其中两张卡上的同一客户经理王某某的电话,多次拨打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调查】
钱柜KTV营业场所人去楼空
4月12日上午8点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市火车站附近的钱柜KTV。电梯的楼层按键上方粘贴着一个不锈钢提示牌,上面有“钱柜KTV请上4F”。而当记者按四楼的按键时,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反应。记者只好先乘电梯到三楼,想走步梯到四楼,可是三楼通往四楼的步梯被封死。
记者又坐电梯来到五楼,欲走步梯往四楼。当记者打开五楼的防火门,看到的场景令人吃惊:宽宽的楼梯内,黑黝黝的地面上,散落着乱七八糟的各种垃圾,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令人作呕。一些垃圾袋和广告纸板上,显示着有关钱柜KTV的内容。
记者小心翼翼地躲过垃圾,欲打开通往四楼的防火门,可是大门仍然纹丝不动。隔着门缝,记者向里看去,里面黑洞洞一片什么也看不清。
返回五楼,正在打扫卫生的一家公司的职员告诉记者,钱柜KTV3月底就停止营业了,具体什么原因他们也不清楚。
【回应】
向老板汇报 研究处理办法
当记者乘电梯准备离开时,在一楼的墙壁上发现高高地贴着A4纸大小的一张纸,上面有“通知:因内部原因停止营业”字样,而且还留了一个手机号码。
记者随即拨打该手机号码,对方接通了电话。记者表明身份,把相关情况反馈给他,希望钱柜方面给消费者一个交代。这位自称处理善后事宜的王姓男子告诉记者,钱柜KTV是停止营业,不是逃离。之前他们曾在3月11日的《漯河日报》上发过相关公告,而且在工商部门备案,这都是向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至于许多消费者没有用完会员卡中的钱,会把此事向老板汇报,商量一个处理办法。
记者返回报社,找到了钱柜KTV发的相关公告。公告中这样写道:漯河市源汇区钱柜餐饮娱乐广场因内部原因,定于2016年3月26日停止营业,望本店会员卡客户尽快来店消费。
那么,这一公告能不能成为钱柜KTV的“挡箭牌”,可以不退还消费者的钱呢?
【律师】
钱柜KTV应当退还消费者预付费
针对消费者与钱柜这一消费纠纷,记者采访了河南开瑞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凯。
李凯分析认为,一是钱柜方面的公告,属于单方面行为,并不能凭一纸公告解除与消费者之前的约定。二是消费者没有义务也不可能天天看报纸留心钱柜的公告,何况是突然公告。三是公告内容涉嫌推卸责任,只让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去消费,并没有交代如果没有去消费如何处理。而且即使有的消费者看到公告,如果卡中有数千元钱,在短时间内消费完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四是钱柜属于公司内部原因,单方面停止营业,应当承担由此引发的违约责任,退还消费者的预付费。五是如果是注册的公司,既然停止营业,应当完成清算程序。如果属于个体工商户,登记备案的业主应当承担起向消费者退还费用的责任。
李凯律师最后提醒消费者,如果与钱柜方面协商不成退还没有消费完的钱,可以向消协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