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分别在北京街边饮料店、快餐店、超市等购买了5种果汁,其中3种系商家口中的鲜榨果汁,两种为超市销售的标称“100%果汁”的瓶装果汁,并将其作为样品送检。检测结果显示,5种果汁样品中,只有3种样品含有果汁(其中一种仅含少量),另外两种不含果汁。(人民网)
议论纷纷
果汁中没有果汁,就像肉夹馍没有肉一样,都是赤裸裸的欺骗。奇怪的是,无论是问题快餐店,还是奇葩果汁,都是媒体暗访曝光,日常监管到底哪去了?监管总是追着报道走,那要监管部门何用?
——斯恪
要想不被假鲜榨果汁所伤,食用前的识别是关键。但识别属于消极防范,消费者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火眼金睛,即使有,也架不住商家更新骗术,再高的识别能力也可能因此很快失效,更无法促使商家诚信经营。
——罗志华
商家逐利、监管乏力、标准缺失等多个因素叠加,造成了今日鲜榨果汁的乱象丛生,凸显了夏季饮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面对问题食品,不能总让消费者擦亮眼睛、辨别真假,执法和立法都要跟上。
——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