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4月19日 星期

“不摔手机就挂科”错的不仅是老师


□乔志峰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的一名女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后面临选择,要么摔手机,要么课程挂科。女生无奈选择摔手机,先后五次将手机掷于地上。城市学院宣传部门称,涉事老师平时就非常严格,开学前便“约法七章”。(人民网)

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反倒玩起了手机,无疑违反了课堂纪律,既是对授课教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学业的不负责任。不过,涉事教师“要么挂科要么摔手机”的处置方式,却显然过激,透着一股胁迫的意味,不仅不符合正常的教育理念,甚至还涉嫌侵犯学生财产权。

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之后,涉事学校认为老师这种处理方式不妥,后续还将进行协调。面对舆论质疑,校方的反应是及时的、合理的。但新闻中有个细节却耐人寻味:该校宣传部老师表示,姜老师早在学期刚开课时,就对学生们“约法七章”,其中就包括“上课不能玩手机,被发现者要么摔烂手机,要么挂科”。那么,疑问就来了——既然学校认为老师这种处理方式不妥,既然学期刚开课时该教师就已经擅自推出了不合理的“土政策”,学校为何没有及时予以纠正?

或许,校方是为了替教师解释,表明其当天的做法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有言在先”。实际上这个解释很难服众,更是暴露出学校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据报道,网上有不少关于该教师的“负面评价”,这不一定能全面反映其实际工作和能力,但至少说明,他在工作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要么挂科要么摔手机”不仅是老师的错,学校才是最该为之负责和反思的。如何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较好地规范所有教师的行为,遏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保护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摆在校方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