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化”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各路好莱坞大咖齐聚,表达的是同一个愿望:我们都想来中国拍电影!采访中许多美国制片人都认为,好莱坞应该尽量融入中国电影业,如果成功,西方导演和制片人会数倍增加票房收入。而大多数中国和西方的制片人认为,中国的电影公司很快就会挤掉西方电影制片商的领先地位,并以自己的电影征服世界。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更是放出豪言,认为好莱坞电影题材缺乏创新,中国有望在未来两年超越北美。《断背山》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也宣称,中国正在成为新的“好莱坞”。
中国电影市场最吸引好莱坞的是什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钱。詹姆士·沙姆斯就直白地说,好莱坞以前的资金来自印度和海湾国家,如今则是来自中国,以及一些拥有高净值对冲基金的个人和银行。“跟其他国家比起来,跟中国合拍一部电影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这里的市场更加有利可图。”
一切似乎看起来那么美好,很多好莱坞顶尖电影人也开始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但冷静想想,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合拍片之路真的可以那么顺利吗?事实证明,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李安《卧虎藏龙》的中方编剧和美国编剧一直吵架,矛盾不断,不得不靠李安在中间调停。目前最为火热的合拍片——张艺谋的《长城》,也遇到了文化冲突和协调大腕明星档期等种种问题。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张艺谋敢于挑战这个项目需要很大勇气,而《长城》若成功,会开发出中外电影商业合作的新模型。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外援”固然重要,但还是应该扎实自身的功底,因此,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成立的“中国新影人基金”备受关注。该基金致力于发掘中国导演队伍中的优秀新生力量,在资金及市场营销、发行等环节给予帮助。钱可以给好莱坞,当然还要留一些给中国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