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16日 星期
《哈密日报》记者朱正华,采访食博会实现一心愿
离别36年战友 食博为媒再相见

朱正华(左)和漯河籍战友李天亮。本报记者 郝河庆 摄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跟随哈密企业来漯采访食博会的新疆《哈密日报》记者朱正华,来到我市后,第一时间委托本报帮他完成36年来梦寐以求的心愿:寻找当年在新疆库尔勒某部服役时的漯河籍战友李天亮。5月15日,在本报记者、民警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两位阔别36年的战友,相拥在一起。

来漯采访:讲出一个心愿

自我市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哈密地区连续3年参加食博会。今年,是哈密地区参展层次最高和规模最大的一次,由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负责人带领近30人的参展团队来漯。

《哈密日报》摄影记者朱正华,今年59岁,跟随哈密参展企业采访食博会。

5月15日上午,哈密日报社采访团一到漯河,朱正华就联系本报:“此次来采访,我想寻找分别36年的漯河籍战友李天亮。”

回忆过去:战友亲如兄弟

朱正华是哈密人,1978年到新疆库尔勒某部服役,结识了李天亮。

“天亮哥比我大一岁,是1977年参军的老兵。我们朝夕相处,两年时间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据朱正华回忆,当时,他和李天亮亲如兄弟。

1980年分开后,因为通讯条件限制,两人一直没有再联系上。

“只知道天亮哥是漯河人、城市兵。”朱正华说。

爱心传递:大家一起寻找

5月15日上午10时许,记者根据朱正华提供的信息,同市公安局干河陈派出所社区二中队进行了联系。

该中队民警史伟通过户籍信息,查到55岁至65岁我市有3人名叫李天亮。接到这三人的户籍照片,朱正华一眼就认出他想要寻找的战友李天亮。户籍信息显示李天亮住在市区团结路,却没有电话。随后,记者又求助于漯河穆斯林爱心志愿者团队。

紧紧拥抱:人生美好回忆

当日中午12时20分许,经过确认,漯河穆斯林爱心志愿团队负责人李中海赶到市区团结路,找到了朱正华的战友李天亮。

“这个消息太令人惊喜了!战友情一世难忘啊!我在2010年去哈密找过朱正华,结果失望而归。没想到今年的食博会,让我实现了梦想。”60岁的李天亮高兴地说。

当日下午1点50分,分别36年的战友李天亮和朱正华,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