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5月26日 星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系由高血压病引起的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病大多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残率约90%,在脑血管病中,其死亡率为40%~60%,居首位。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防?

1.控制血压。高血压病必须尽早发现,规律持续服药,保持正常、稳定血压,防止血压反跳及过度波动。2.调节情绪,保持乐观情绪。3.不要过于劳累,保证不失眠。4.低脂、低盐、低糖饮食。5.戒烟、限酒、戒陋习。6.防便秘,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软化粪便,避免过度用劲排大便,提倡坐便,以免血压突然增高。7.适冷暖。8.降体重。有研究发现,体重每降低10公斤,高密度脂蛋白升高20%,可以有效地降低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脱水药、止血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细致护理昏迷病人,及时防治肺炎、胃出血等并发症。

内科治疗适应于以下情况:出血量较小者。一般认为壳核出血或大脑皮质下出血小于30毫升或血肿直径在3厘米以下可进行内科治疗。出血后意识一直清楚或仅嗜睡者。发病后即陷入深昏迷,或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昏迷不宜手术治疗。患者年龄太大,且有心、肺及肾脏疾患,或患有严重糖尿病。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1.手术治疗的指征。出血量。通常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30毫升,小脑出血量大于10毫升,即有手术指征。2.脑室、脑池受压变形或消失的,尤以环池、第四脑室更须注意。3.意识障碍演变。发病后意识障碍轻微,其后缓慢加深,以及来院时意识中度障碍者,应积极进行手术。

手术治疗的方法:

骨瓣或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止血可靠。有脑疝者可行去骨瓣外减压术。其缺点是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水肿反应重。CT引导或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血肿吸除术,辅以尿激酶血肿溶解。缺点是难以一次迅速彻底清除血肿,不能发现出血点并直接止血。脑室外引流血肿溶解及腰椎穿刺灌洗,脑室外引流可沟通脑脊液的循环通路,有利于促进脑水肿的消退及脑功能的恢复,同时配合腰椎穿刺释放血性脑脊液及无菌盐水灌洗,置换血性脑脊液,可减少脑室内积血。

据光明网

■简 介

程华东,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先后在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进修神经外科专业,擅长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颅内各种血肿清除,特别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有独到之处,手术成功率高,并且在显微镜下能切除颅内,各种肿瘤手术效果好,费用低,对脑积水及颅骨缺损的外科治疗更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