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干河陈荆庄村,水管破裂,好的,马上就到!”6月11日是星期六,上午8点40分许,正在家陪孩子玩的漯河清源供水公司供水公司供水管道抢修工沈建永,接到抢修电话后,马上收拾行装下楼,同时通知另一名维修工立即奔赴现场,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
抢修:接到任务立即出发
来到荆庄村的一条南北街道上,只见路面正在修整,挖开的路面上,一条深约一米、宽约一米的泥沟横亘在路上。沟内一条成人胳膊粗细的黑色的自来水管被截断。“这可以说是我们维修工作中最小的管网事故。”沈建永说,只需用连接器固定好就可以通水了。
可是,当沈建永和工友一起安装连接器时发现,怎么也套不到水管上。原来,因为供水管经过长时间使用,老化膨胀变粗,致使通用的连接器不能顺利安上。为不影响村民用水,沈建永拿出一个小锉刀磨连接器的内壁。
打磨、安装、试水,经过半个小时的紧张施工,供水顺利恢复。在一旁观看的村民看到水管修好后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大家纷纷称赞说:“修水管的来得很快,修得也快。”
而沈建永和工友并没有休息,收拾好工具,马不停蹄地赶到市区解放路另一个漏水点。而这次一干就到了下午4点。
待命:手机24小时不关机
39岁的沈建永,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整整干了21个年头。沈建永告诉记者,无论严寒酷暑、无论狂风大雨,哪里出现爆管或者供水问题,哪里就有供水抢修人员的身影。
尤其是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水表和供水管道容易被冻裂,每个供水抢修人员每天都能跑五六个地方,换水表、修管道,一天下来,累得筋疲力尽。
去年冬天,人民路与泰山路交叉口处的一个供水主管道被冻裂,自来水哗哗地流淌,甚至淹没了路面。等挖掘机挖开路面,找到爆裂口,坑内早已积满了冰冷的水。沈建永毫不迟疑,第一个穿胶鞋、防水裤跳入水中,认真查看爆裂口。
“我们供水抢修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接到任务无论睡得多香,都要立即到事发现场。”沈建永说,虽然经常加班加点,但只要能让大家及时用上水,自己辛苦点儿也是值得的。
特别是春节期间,当人们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之时,供水抢险工人们加班值守,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最感觉对不起的就是孩子,因为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陪孩子玩。”说到这里,沈建永沉默了很长时间。
沈建永正在修理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