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6月28日 星期

让乡村学校变成“香饽饽”
——召陵区老窝镇双杨小学发展纪实

□见习记者 李文姣

召陵区老窝镇双杨小学始建于1951年,位于老窝镇双杨村,覆盖双杨、郭陈等11个村庄,是一所合点布局的农村寄宿制小学。目前,学校共有教师31人、教学班14个、学生600多名。学校占地面积156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250平方米,图书10000余册。学校拥有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阅览室及班班通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校园布局合理,规划科学,环境幽雅,花草宜人,是农村学生求学的佳境、教师执教的乐园。

创新办学理念

办学已有60年历史的双杨小学在合点布局后发展迅速,新建了宿舍楼、综合楼、餐厅,配齐了课桌凳、双人床等设施,校园经过绿化和硬化后焕然一新。如今的双杨小学不仅硬件设施过关,办学理念也不断更新。

近几年,学校紧紧围绕“办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持“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习惯,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的办学宗旨,坚持“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人格基础,培养良好的品行、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培养理念,确立了“面向全体,发展个性,实践创新,培养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工作思路。双杨小学在新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走上了特色兴校之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开设校本课程,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及特长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以“坚持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校训,形成了“阳光阅读、书香启智”的校风,“创新、善诱、业精、求实”的教风,“快乐、自信、合作、进取”的学风,并逐步探索形成“育人为本,素质为重,关注发展”的办学模式。学校先后获得市、区各项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探索办学方法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征途中,学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学校发展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首位,始终将办一所让家长放心的农村寄宿制学校作为首要原则,全面贯彻各项教育方针,科学管理,群策群力,播撒希望,打造有特色、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凝聚师生团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力争把学校建成植根文化的沃土、师生共享幸福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学校通过实践与探索,大力研究适合自己的办学方法,秉持科学的教育理念,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品德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全面而个性发展的人,双杨小学开展“三习”教育,多元立体评价学生:本着激励尊重的原则,实施以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与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机制,评选出双杨小学“文明礼仪小标兵”、“校园小歌手”、“舞蹈小明星”、“运动小健将”等,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开阔了空间。

弘扬传统文化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青少年对中国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开发潜能、端正品行,学校着力弘扬传统文化,以“弟子规”为依托,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每天早晨进行“经典诵读”,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绘画、腰鼓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兴趣小组,逐步形成了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课程体系。

读好书、写好字是双杨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启发智慧、磨炼意志、锤炼性格、陶冶性情的最好方法,而抓好学生的写字关键在小学时期。为此,双杨小学专门开设写字课,每天下午上课前30分钟由语文老师到班辅导学生写字,让学生养成每天练字的好习惯。学校定期举行写字比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双杨小学虽然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但为了孩子们能在家门口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了传承老窝镇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理念,双杨小学都努力让自己不落后半分,在合点布局之后更是发展迅速。如今的双杨小学已经逐渐发展为一所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家长满意放心的农村小学。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