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品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6月30日 星期

郾城古战场 赞“三贤”


□宋宗祧

我们一行来到漯河市郾城区。城区高楼林立,城郊麦浪翻滚。几乎没有谁会想到,如此美好的地方,八百多年前曾是一个血流遍地的古战场。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入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其后,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建立了一个偏安政权,史称南宋。

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双方在绍兴达成和议,南宋向金国纳贡称臣。孰料不久,金国右副元帅兀术、领三省事斡本等在本国发动政变,而后撕毁和议,再次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战争。金朝出兵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根据和议归还给南宋的河南之地,继而威胁淮河以南。于是便有了史称“郾城大捷”的岳飞与金兀术的殊死较量。

当年的郾城宋金大战,没有谁能说清楚主战场在哪里。我俯身在麦田里寻觅,希望也能像杜牧那样捡到一枚箭头或者什么战争遗物,然而,劳心费神半天却空空如也。

对于那场战争,也许谁都能忘记,但我脚下的土地不会忘记。

这是一场给侵略者一记当头痛击的正义之战。我对着麦田深深地三鞠躬,吊祭在那场战争中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牺牲的所有将士,并给予崇高的礼赞。

我首先要礼赞的是宋军统帅岳飞。

岳飞是南宋主战派的代表。历史上,凡是受到侵略的一方总会分化成主战派和主和派。对他们的看法,我个人观点有点绝对,就是无条件支持主战派。在我看来,所谓主和派,那是面子上的话,其实质就是投降派。我曾经看到有人对北宋与辽国签订的“檀渊之盟”啧啧称赞,叫什么“金钱买和平”。呵呵,金钱能买和平?就拿这次战争来说,绍兴协议刚签订一年多,南宋臣也称了,钱也送了,但又怎么样?金国还不是连借口都不找一个,就直接打过来了?可见用“金钱买和平”不过是一厢情愿,自欺欺人。

绍兴十年五月下旬,宋将刘锜在顺昌府(治所在今安徽省阜阳市)与金兵开战。六月初,宋高宗急命驻扎在鄂州(今属湖北)的岳飞“多差精锐人马,火急前去救援”“不得顷刻住滞”。但是高宗又担心岳飞会乘机北伐,便特别以“重兵持守,轻兵择利”诫之,规定光州(今河南潢川)和蔡州(今河南汝南)为岳飞进军的极限。

岳飞接旨后立即出兵北上。大军刚到德安府(治所在今湖北省安陆),司农少卿李若虚快马前来传达宋高宗密旨:“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一心精忠报国的岳飞对高宗朝三暮四、出尔反尔的态度十分气愤,断然不从,并与“钦差大臣”李若虚吹胡子瞪眼睛。岳飞认为北伐的计划已经延搁三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岂能一再延宕。岳飞话音一落,李若虚立即响应,赞同岳飞北上,才有了郾城大捷和其后一连串的胜利。

岳飞可赞处甚多,但我最赞他的“一根筋”。难道你不清楚打仗就是玩命,干吗非要北上不可?好像你长了多少个脑袋似的。两宋之所以都被外族所灭,就是因为像岳飞这样“一根筋”的人太少。

接下来我要礼赞的是这位主动承担“矫诏之罪”的李若虚。

李若虚这次到岳飞军中传旨本来就是违心地执行皇命,再加上岳飞的断然拒绝,基于大义,他毅然说:“事既尔,势不可还。矫诏之罪,若虚当任之。”不但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矫诏”的责任,而且回朝为岳飞力争。七月,李若虚返回“行在”临安,报告朝廷:“敌人不日授首矣,而所忧者他将不相为援。”当时由于岳飞进军战果辉煌,赵构就隐忍了,未对李追究责任。

其实,李若虚对岳飞还另有恩情。绍兴七年,赵构对允诺“将淮西诸军交岳飞统辖,遂行北伐计划”的事反悔食言,加之宰相张浚在分配军权上有私心,与岳飞发生言语冲突,导致岳飞愤而辞职。虽然朝廷不准,但岳飞径归庐山,在母亲墓前结庐,坚持不出。赵构只得命时为岳飞部属的李若虚、王贵代表朝廷前往庐山礼请岳飞回京,并撂下狠话说,若岳飞再拒绝,将连李、王一并军法处置。李若虚等至庐山东林寺转达朝廷之意,但岳飞牛脾气大发,坚执不肯回京。李若虚虽是岳飞部属,但年长岳飞数岁,便厉色道:“相公你想造反吗?你不就是一个河北的农夫!如今你受天子委任,有了兵权,你就以为能够与朝廷抗衡了吗?你如果坚决不回去,连累得我等受刑而死,我们可都没有对不起你呀!”双方一连僵持了六天,岳飞才怨气平复,随着李若虚回了临安,一场危机终于化解。后来,岳飞被秦桧害死,李若虚也被贬谪,死于贬所。

岳飞辞职风波是影响岳飞与朝廷关系的重要事件。当时就有张浚上书弹劾岳飞“要君”,秦桧也在背后煽风点火。事后赵构虽表面上表示了宽容,但私下难免怏怏不快,这就为岳飞日后风波亭被害埋下祸根。但聊以自慰的是,这件事终究在李若虚六天的密集思想强攻下和平解决,为岳飞为国家建功立业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最后,我要礼赞的是惨烈牺牲的岳飞裨将杨再兴。

绍兴十年七月八日,岳飞长子岳云首先率领骑兵精锐出城迎击金兀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鏖战。几十回合过后,金国的十余万后续军队也陆续开进战场。此时,杨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扬言要活捉金兀术,使出一身神力,杀金军将士近百人,他自己也身中数十枪,然奇迹生还。

郾城大捷后的七月十三日,杨再兴等300骑为前哨巡逻到小商桥,猝然与金军主力数万人遭遇。金军对他们实施包抄围掩。尽管众寡悬殊,杨再兴等却毫无惧色,殊死拼斗。由于杨再兴擒兀术心切,跃马欲过小商桥时,坐骑陷淤泥中不能自拔,被金兵乱箭射死。此战宋军300将士全部为国捐躯,而金军被杀的有二千多人。宋军将杨再兴尸体焚化以后,竟得箭镞两升。岳飞把杨再兴骨灰葬于河北岸,哭祭并亲树墓碑于坟前。杨再兴等将士的英勇牺牲,更加坚定了岳飞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时天下大雨,岳飞悲愤交集,于小商桥上吟《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全军将士无不慷慨激昂。杨再兴之死可谓死得其所,比泰山还重。

什么叫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是也。岳飞、李若虚、杨再兴三贤当之无愧。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