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副刊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7月5日 星期

新娘的随身饭


□李 玲

六月骄阳似火,农家小院的石榴开在浓绿的枝头,流光溢彩,编织饱满的梦想。这天,我回到老家,参加亲戚的婚礼。以往静谧的农家小院一下子热闹起来,充满了亲朋好友们的欢笑和祝福。

亲友四邻都出门看了好几遍了,新娘子怎么还没有接回来呢?大伙儿盼望着新娘早一点进门。门外的鞭炮声骤然响起,随着缤纷礼花的开放,喜庆的气氛氤氲,新娘子终于进门了!由新郎抱着,新娘子脸上露出娇羞幸福的笑容。

在司仪的连珠妙语中,新郎新娘一起行过跪拜天地、跪谢父母的大礼……小孩子们围在新郎新娘周围祝福,讨要吉祥如意的喜钱,乡亲四邻开玩笑,把新郎的父母脸上抹上鞋油,画出滑稽的图案,满院喜庆,多么熟悉的场景啊!小时候我们也如法炮制过,记忆的长河瞬间流过我的心田……

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那时家家户户缺衣少食,孩子能填饱肚子就已经不错了,更不用说零食了。白面馍除了春节招待客人,平时鲜少见到。

记得那年隔壁的二喜哥结婚,我们一群孩子从新娘子进门的那刻起,就寸步不离地跟在她身后,目的就是讨要新娘子手里的那几个白面烧饼。我们这里的新娘子,结婚第一顿饭不能吃婆家饭,到婆家所吃的第一顿饭由母亲前一天准备好,给新娘子随身携带,有小孩子讨要时送给孩子们。小孩子把新娘的随身饭讨要过来,是讨吉祥如意的象征,孩子们也好一饱口福。

记得那天,讨要新娘随身饭的孩子有十多个,十几双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新娘手中的烧饼,该给谁呢?新娘子手足无措。有人提议让新娘像抛绣球那样扔,小孩子们一起抢,比较公平公正。新娘子手里就两个烧饼,一扔,十几个孩子一起哄抢,一瞬间秩序混乱:有的挤掉了鞋子,有的撕破了衣服,还有没有抢到打架的、哭喊的……

我也没有抢到,站在原地,心情沮丧到冰点,委屈的泪水在眼里打转。只为一个白面烧饼啊!母亲怕我哭出声来,主人家不高兴,连忙把我拉回家中。我一连几天都闷闷不乐。

“我不吃,我不吃……”正在我陷入回忆中的时候,新娘子拿出手里的沙琪玛递给一个孩子,孩子却摇摇手走开了,另一个孩子也跑开了。所有人都哄堂大笑。手里的东西送不出去是不吉祥的,新娘子十分尴尬。

这时候,我忙走上前说:“新娘子,把吉祥如意饼送给我吧!”新娘开心地给了我一个拥抱,那笑靥如花般美丽。一群小孩子嬉笑着拍拍手:“大姑姑好羞啊!吃新娘子的随身饭咯……”

我把这个沙琪玛拿在手里,大口大口地嚼着,思绪万千:仅仅只是新娘子的随身饭,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从白面饼到方便面、蛋糕、雪饼、沙琪玛、火腿肠……

以后,古老的家乡民俗风情会演变到什么地步呢?以后新娘的随身饭会变出什么花样呢?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