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只羊
皇帝家也有难念的经
故宫是皇帝居住和工作的场所,是皇帝的家,也是他的办公室,是最高国家指挥机关和政令发布场所。理论上说,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只要皇帝一人上班,其他家庭成员尽可以赋闲,做些遛鸟逛街、斗狗打牌的营生。另外,皇帝需要招聘一些做安保的、内勤的、外务的人员。总的来说,用不了多少人。这么大个宫殿群,无论如何都不会显得拥挤,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围绕着皇帝这位高级打工仔,吃皇家饭的人员数量之多实在不是我们平头百姓能想象得到的。坊间说的“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那也只是田间劳作的农民的想象,正如批斗“四人帮”时老农说江青:天天包子油馍胡辣汤,白糖罐子在床头放着,这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一座故宫能养活多少人?据记载,明朝末年,“宫女多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故宫不是庄稼地,不生产粮食,这么多人有多少是吃空饷的不知道,但他们不管干活不干活,全靠老百姓养活着。
常言说,人闲是非多。皇帝虽然贵为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这么多人天天在一起,又是全国的利益支配中心,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这里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发生在嘉靖皇帝身上的一件事。
按说,如果不是心存废帝之心,为了“取而代之”,对于皇帝,下面的人应该顶礼膜拜,千方百计地满足、争宠、讨好他才是。不过,嘉靖皇帝除了昏庸无能,不能以德服众外,可能还是一个性虐狂。一天,宫婢们实在无法忍受这个男人,在一位叫杨金英的宫女的撺掇下,平时手无缚鸡之力的几个宫女竟然要置嘉靖于死地——在他睡觉的时候用绳子勒死他。算嘉靖命大,也怪宫女们准备不足,平时没有训练,缺乏基本技能,绳子打成了活结,让嘉靖免于一死。你说,一群宫女一心二心要弄死当朝的皇帝,除了忍无可忍泄私愤,还能有什么解释?反正既不是为了取而代之做女皇,也不是为了推翻帝制。她们还没有那么大的能耐,也没有那么大的宏伟理想。
还是事关皇帝生死的故事:
明万历年间,蓟州有个叫张差的不知道是为了逞能,显示自己是条英雄好汉,还是心理有疾病,一天掂着根棍子就进了故宫,不但打伤了里边的保安,还冲到了内廷的慈庆宫。幸好,他没有和万历皇帝直接发生肢体冲突,否则,对万历这个不会舞刀弄棍的皇帝来说,后果会很严重。不过,这也仅仅是我们“听说书流眼泪——替古人担忧”。据说,人家万历皇帝虽贵为皇上,领着皇帝的工资,但他是个油瓶倒了连油瓶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的人。国际国内、大事小情,他一概不管不问。在位四十八年,其中二十多年没有上过朝。试想,如果没有保洁人员天天给他打扫卫生,那金銮宝座上落的灰尘该有多厚!所以有人说,这根本就是个吃空饷不称职的皇帝嘛。也有专家说,别看人家万历皇帝经年不上朝,但并不说明他不理朝政。相反,他在任上工作很敬业,无非是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天天上班签到、打卡、按指印,端坐朝堂之上,看大臣和宦官们的如簧之舌,搞那套形式主义而已。他摒弃了皇宫中前朝后寝、上朝坐班的形制,在卧室寝办合一,不听口头汇报,只看文件资料。“天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是皇帝中的“超级帝”。
如果说张差的行为算意气用事,至多是制造点轰动效应,吸引社会眼球,为自己拉粉儿的话,下边的故事就不那么简单了。
清代嘉庆年间,北京市普通市民陈德可能是受朱元璋的影响,也想坐金銮宝殿,但缺乏领导才能,没有一呼百应的本事,靠忽悠别人一起造反没有希望。他想起一个更为便捷的途径:杀皇上!杀了皇上,自己取而代之,坐到金銮宝座上,连皇上交接班的仪式都省了,直接改朝换代。一天,陈德怀揣腰刀,从东华门到神武门,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嘉庆的銮驾即将近前,陈德掏出刀来,朝銮驾飞奔而去。可惜,陈德不光没有领导才能,起码的集体观念都不具备,只身一人,连个接应都没有,更没有学过障眼法。试想,街上行骗还得有个托儿配合呢。其他人等都躬身而立,只有陈德一人朝着銮驾过去,在警务人员看来,这和移动的靶子有什么区别?后果可想而知,他不光自己小命不保,连家人也跟着赴了黄泉。
住在皇宫里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这皇帝当得还真不省心。
不省心的不光是皇帝。
清光绪皇帝生不逢时,被老佛爷慈禧压制得没有脾气。他一生宠爱的珍妃漂亮贤淑又会体贴人,这样的小女子应该和他“幸福到永远”才合情理。不料,她得罪了慈禧,被软禁起来。八国联军打入北京,慈禧要逃跑,临走不忘收拾这位冤家,指使太监崔玉桂将她推入井中,活活淹死,留给后人一眼可供参观的珍妃井。可怜珍妃傍上了光绪这个皇上,但得罪了慈禧这位老佛爷,县官不如现管,最终不得善终;可怜溥仪虽然有“皇帝”这个头衔,但有职无权,不敢怒更不敢言,啥都得听老娘们的,皇帝当得窝窝囊囊。
灾祸不光起于萧墙之内。
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本来在金銮殿里坐得好好的,不料外边杀过来一位叫作李自成的农民。这位得了崇祯先祖朱元璋的真传,领兵起义,直逼紫禁城,还口口声声要推翻明朝,建立新的大顺王朝。崇祯本来就胆小,又没有经历过什么世面,吓得跑出皇宫,来到故宫后面的景山上,绳子一抛,头一伸,自绝于人民了。一位农民生生逼死了一位皇帝,这事还真没地方说理去。
到了爱新觉罗氏的清代末期,八国联军远涉重洋攻入北京,吓得老佛爷带着皇上光绪,打点行囊,逃出故宫,名为“西狩”,到西部打猎,溜之乎也。至于八国联军和慈禧到底谁在“打猎”,谁是猎手、谁是猎物,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八国联军打劫结束,撤兵走人。重新搬进故宫的爱新觉罗们本来想把户口本永远放到故宫里,不料,到了宣统皇帝溥仪,又被一个叫作冯玉祥的军人给撵了出来。
也许是军人比农民更讲纪律性,冯玉祥没有像李自成那样对皇帝死缠烂打,生生把皇帝逼死;也许是溥仪比崇祯更懂得“舍得”的道理,让出宫就出宫,性命比宝座重要。最后,溥仪尽管丢了金銮宝座,面对改朝换代,他不光保住了性命,最后还落了个“逊帝”的美名,就算是个荣誉称号吧。
解放后,这座举世瞩目的宫殿再也不属于哪个姓氏,金銮宝座上也再没有了主人。故宫,这座最为恢宏的建筑群成为世人心目中的一个旅游胜地。
未完待续
崇祯皇帝“荣升”图。资料图片
万历皇帝像。资料图片
中篇